第二八六章 极苦极乐事(1 / 2)
李小暖微微有些意外的看着周景然,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好微笑着,仿佛有些羞涩的半垂着眼帘,微微曲了曲膝,算是做了应答。
程恪伸手牵了李小暖的手,看着周景然笑着问道:
“你到了多大会儿了?看到什么好诗好词没有?”
“哪有什么好的?都是些陈词滥调。”
周景然一边说着,一边转过身,轻轻拍着手里的折扇,和程恪并肩往前缓步走去,李小暖走在程恪另一边,偷眼瞄了瞄落后半步、紧跟在周景然另一侧的戴氏,握了握程恪的手,垂着眼帘,规规矩矩的任程恪牵着往前走着。
周景然和程恪说着闲话,看到写了字的红灯笼,就停下来看一看,评论两句,周景然连看了七八只灯笼,摇起头来,
“这也叫诗?连一首文理通顺些的都没有,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程恪一边看一边笑,连声赞同着,
“倒可惜了这些灯笼!”
李小暖跟着程恪,温婉的微笑着,一边跟在后头,仔细看着那些灯笼上的诗词,一边不时的瞄着戴氏,戴氏全神贯注的关注着周景然,亦步亦趋的跟着,唯恐错了半步去。
周景然和程恪批着灯笼上的诗词,一路议论着进了一道月亮门,远远的听到一声招呼:
“抱朴、元晦。”
一行四人忙转头望去,随云先生扬着手,满面笑容的招呼着周景然和程恪,往这边走过来,周景然和程恪忙迎了过去,程恪松开李小暖,和周景然一起长揖见着礼,
“先生。”
随云先生笑容满面的一手拉起一个,紧跟在随云先生身后的古萧和唐慕贤上前半步,长揖到底,给周景然和程恪见了礼,笑着说着客气话。
李小暖悄悄往后蹭了蹭,落后程恪半步,恭谨的站着,随云先生却转过身,冲她招招手,叫了她过去,笑着问道:
“我这几次去寺里,都没见到你,你年后去过没有?”
“已经去过了。”
李小暖也不多说,只答着随云先生的问话,随云先生颌首笑着,微微点了点头,李小暖带着微笑曲了曲膝,退到了程恪身后,古萧转过头,定定的看着李小暖,微微有些失神,程恪仿佛随意的抬手重重的拍着古萧的肩膀,笑着问道:
“怎么就你一个人出来看灯?”
古萧恍过神来,忙笑着答道:
“我陪先生,还有慕贤兄……”
周景然轻轻挑着眉梢,满眼笑意的看看程恪,又看看古萧,眼角余光瞄着李小暖,哈哈大笑起来,让着随云先生,一行人慢慢往里走去。
程恪伸手牵过李小暖,周景然和随云先生说着话,缓步走到了靠近李小暖一边,李小暖转头看着落后两步,跟在周景然身后的戴氏,又瞄了眼和随云先生正说得欢畅的周景然,犹豫了下,垂下眼帘,任由着程恪牵着手,和众人并肩往前走去,没有理会落在后面的戴氏。
青平在前头引着,众人也不再看那些灯笼上的诗词,径直往后面的大殿走去。
大殿前,没有挂供人留诗的大红灯笼,只是错落有致的挂着十来只写着各朝名诗名句的诗牌灯,光影间流转间,上百年的文才风流散满了各处。
大殿内人影晃动,看来已经聚了不少人,周景然和随云先生在前,程恪牵着李小暖,客气的让过戴氏,跟在戴氏后头上了台阶,古萧和唐慕贤缀在最后,一行人悠悠闲闲的进了大殿。
李小暖好奇的看着殿内的情形,殿内极宽敞,四周架着几十只烧得旺旺的碳盆,烘得殿内温暖异常。
大殿正中放着张高几,几上放着只五头烛台,明亮的烛台下,堆着一堆金元宝,元宝上放着一块极其古朴的美玉,旁边错落的放着十几把扶手椅,几十只鼓凳,靠东边放着张宽大的矮榻,榻上铺着崭新的秋香色织锦锻厚坐垫,在灯光泛着幽幽的茧光。
钱继远穿着本白茧绸宽袖长衫,拧着眉头,端坐在榻上,抬着下巴,举着手里写着诗句的宣纸,微微摇头吟哦着,李小暖好奇的打量着钱继远,人很瘦削,虽然坐着,也能看得出身形高大,脸有些长,棱角分明,胡须里参杂着些花白,头发里也杂着几缕花白,没有戴帽子,用一只比一般玉簪大了很多的碧玉云头簪绾着,整个人看起来嶙峋而骄傲,仿佛一直在睥睨着世间人物。
倒有点诗人那种不讨人喜欢的样子,李小暖腹腓着,目光往大殿西边移去,西边放着两张极大的长几,几上放着十来只砚台和挂满了毛笔的笔架,长几两头都堆着厚厚的一叠宣纸。
殿内三五成群,站满了文人学子,有的凝眉沉思着;有的锁着眉头、一边念叨着,一边来回走动着;有的呆看着不知道哪里,仿佛想出了神;有的用手里的扇子在空中比划着,也不知道在练字,还是在斟酌字句;有的走到几前,提笔飞快的写了几行字,又凝在了那里;也有的,闲闲的说着话,悠然的看着周围的热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