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空谷豫无期4(1 / 2)

加入书签

范蠡面无表情地扫了那些哨探一眼,其中有几个,曾经在苎萝山跟随青青学剑,虽不曾与青青说过几句话,可眼下没找到青青尸体时,眼神中还是流露出几分庆幸之色。就连他自己,也不敢说,方才在听到他们如此答复之时,没有在暗中松了口气的感觉。

“知道了,莫要胡乱猜测,继续去搜,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喏!”

暗探们应诺退下,范蠡想了想,便去向勾践回报,照着探子所报,对两人的生死亦是不敢肯定,含糊其词,勾践自是大为不满,然听闻吴国边军已开始集结包抄而来,他为了设计孙奕之和青青,已经在此地多留了一日,也不敢再拖延下去,正好伯嚭前来求见,勾践便顺势应下,狠狠地敲了他一笔,非但让他吐出了这些年来所收的贿赂,还搭上了吴越边境五城三百里地,方才答应谈和退兵。

毕竟,吴国这些年来,国力强盛,几至巅峰,连齐晋这等诸侯霸主都未放在眼中,就算姑苏一战大胜,越国眼下的兵力,也远不足与吴国举国之兵相抗衡,唯有保住战果,逐步蚕食,方为胜算。

范蠡很清楚勾践的计划和文种的打算,却忍不住提出,可否借此机会,接回西施,如今吴国大败,若是夫差迁怒与她,岂非害了这个越国的功臣。

勾践却摇头说道:“今日得胜,实属侥幸,吴国仍有数万兵马,越国休养生息十年,也不过养出这五千精兵,若是逼急了夫差,眼下就决一死战的话,胜负尚未可知。少伯既已等了这八年,又何必急于一时?夫差对西施的宠信未衰,未必会对她不利,若是此时就要她归国,反而是害了她。”

见他依然忧心忡忡,勾践又安抚了他一番,甚至拿出留在姑苏城中的离火者密报给他看,西施当时应对及时,非但没有站到王子地那边,还以苦肉计博得夫差信任,如今已然无恙。见到这封密函,范蠡无言以对,心中却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来。

西施用苦肉计博得信任,这短短一句话,其中隐藏着多少血泪,不问可知。

当初是他让她以国事为重,忍痛割爱,将她送入吴宫。原本说是三年便可将她接回,可三年又三年,到如今已近三个三年,吴国都已经败了,可还要用尽她最后一份力气,除非吴国彻底灭亡,否则她还不知要等几个三年。

海誓山盟皆成空,说到底,让她牺牲一切成全的,不过是他的一介虚名,一点私心。

勾践见他神不守舍的模样,也不愿再与他就这个话题继续下去,他与西施之间的感情,勾践早已知晓,若非如此,当初也未必能说服西施赴吴,而今为了越国的霸业,他也顾不得许多,既已亏欠了他们,就不如做到彻底,到最后一次封赏清偿便可,眼下怎么说,都会伤及君臣之情,倒不如不说。

等范蠡回过神来,营帐中只剩下他一人,勾践和其他人早已离开,他不禁苦笑了一下,人人都道他深得越王信任器重,可谁能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

从夷光到青青,那些曾经信任他的女子,都被他一一辜负。

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他曾经自以为的忠义为怀,都被那些不得已的借口压了下去,变成了一道道无法宣泄的伤口,刻在心间。

勾践与伯嚭达成和议,吴国默认了已经被越国占领的区域归越,其中有一小部分原本就是越国领地,可更多的是原本属于吴国的国土城池,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并入了越国,换回了越国答应退兵的条件。

伯嚭如释重负,赶紧告辞回城,勾践这边也跟着松了口气,五千越兵偷袭姑苏这大半个月,虽战果累累,却也损耗不少,尤其是这批精兵大多是经过青青指点,后来又挑出十余个剑术出众者将剑法教授全军上下,在苎萝山在加强训练了一年之久,方有今日的大胜。

可其中每一个伤亡,都是无法挽回的损失,越人本就缺少青壮,人力不足,根本经不起消耗战。

于是和议一成,勾践便下令退兵,返回越国,那些奉命在火场搜寻了两天两夜的暗探们终于松了口气,忙不迭地跟着大军拔营回国,压根不想再留下寻找青青。

对他们而言,若是找到尸体,就不得不面对弑师的事实。就算青青当初不曾正式收他们为徒,可一剑之师,亦是终身之师,若非是越王钦命,他们也不敢做出如此之大逆不道之事。可若是找到了活人,那更免不了一场恶战。

前番在姑苏宫城之下,青青和孙奕之闯阵杀敌,越军此役近一半的伤亡都是当日那两人造成,她的剑法比之当初在越国之时更胜一筹,但凡知道厉害的越军,压根没一个愿意对上她。

最后一个哨探撤走之时,回头看了眼那片焦黑的营地,暗暗叹息一声,方才头也不回地离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