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子阴门录(2 / 2)

加入书签

不过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我家的祖上竟然世代都是官衙中的仵作,而且是传承有序。

每一代人中必有一个人传承先人的衣钵,有的是直接的父子相传,有的是叔侄相传。

我顺着谱系往下一查,发现我的祖父在民国的时候便是京师警察厅的验尸官。

让我惊讶的是,父亲竟然也是一名法医,只是后来才调到地方当刑警的。

而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我家似乎有一门祖传的手艺。

这家谱里说的迷迷糊糊的,我也看不大懂。

原话是,伏矢存阳,死而不灭,火激之,可收于质土,收入术者之位,可观其生门。

这句话的意思我是完全没弄明白,不过往下看父亲在七八十年代时写下的一些工作笔记,便能大概明白个一二。

说是这种方法能够让刚刚死去的人返阳回魂,看到他死前的情景。

我看到这,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觉得这是封建迷信那一套,可能是过去科学技术不发达,老祖宗弄出来的神神鬼鬼罢了。

可再往下看,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父亲似乎真的用这种法子破过一些怪案难案,还得过嘉奖。

不过那个时代正是破四旧,反封建的高潮,所以他从来不声张,秘而不传,绝口不提此事。

即便如此,后来还是因为一些风言风语,说他搞封建迷信,弄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影响不好,被迫离开了鉴定科,去了分局当刑警。

家谱中对这种方法有一个很唬人的名字,它叫活尸跳。

这家谱里还有一点让人觉得奇怪,就是父亲名下没有我的名字,难道是当年没来得及把我给修在家谱上。

谁知道,反正这本家谱看得我是云山雾罩,掸了掸上面的灰,收了起来。

再看这第二本书,就更有意思了。

与其说它是一本书,倒不如说这是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拼起来的活页,一共有三个部分。

一张不知道是什么的竹简,几片绢帛,然后就是半本糟烂泛黄的纸。

这些纸的破旧程度也都不一样,越往后看着越新,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用两根看着像是麻绳一样的粗线拴在一起。

我看着这东西有些发愣,父亲留下这么个稀奇古怪的玩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我看到第一张的竹简上像是用很烫的木棍在上面烧出了一副图案,这图案是一只乌龟从河中往水面上游,龟背上画着黑点和直线,直线连着黑点摆成了一个阵型,像是鬼画符一样,完全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而后面的竹简上刻着字,只不过这些字跟鬼画符也没什么两样,弯弯曲曲的不知所云。

再往后面的绢帛倒是看得通透,那上面画了一个人体的经脉图,与中医诊所里挂着的人体穴位图差不多。

上面的穴脉要少了不少,帛画的下面写有一堆小字。

仔细一看,正是: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这些字分别指向了人体的不同部位,每个部位上还标有两个词,分别是气门和气脉,看着像是经脉的名称。

再往后面的半本纸书,我便能大概读懂其中的几个字,或者一句话的意思了。

看上去全都是一些关于阴阳五行的学说和驱鬼辟邪的方法,诸如人生有三魂七魄,阳为魂,阴为魄。

三魂指的是天魂,地魂和命魂,这天地二魂在身外,命魂在身内,说的就是阴阳二气,生则阳为重,灭则阴为重。

阴阳二气是人体内的一种物质,如同我们的内脏器官一样。

人的生死就是阴阳的循环转换,人死后阳气消灭,或者说转化为阴气,而产生的阴气就会慢慢得进行物质的转化分解,最后消散殆尽。

实际上这阴阳二气本质上是一种东西,就好像西方所说的人有灵魂,人死后会灵魂出窍一样,如同肉体的腐烂是一个道理。

只不过阴阳之气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无形无影,难以察觉。

古人很早就探索到了人体内的阴阳法则,所谓的鬼魂,阴间地府,阎王爷,孟婆汤,奈何桥这些说法,都是由此产生的夸张和杜撰。

而这七魄正是帛画上的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

这些都是人体的穴位,通过不同的组合,预示不同的阴阳五行关系。

还有便是什么佛家归厉鬼为三十六道,道家归厉鬼为十八道。

阴阳轮转乃自然道法等等。

更多的则是一些人体上的穴位与阴阳元气的关系,以及各种有画,有字,奇怪难懂如同鬼画符一般的东西。

总之这几百页纸看下来,我看得是一头雾水。

不过,这东西最后一页纸的内容倒是写的挺浅白,那页纸要比前面的纸张新不少,上面的字迹也很清晰,看上去像是没写上去多久。

而书皮上写着三个奇怪的字,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

头一阵子正巧借工作之便,请教了社科院的一位古文字专家。

这才知道那三个字是战国时期,古中山国使用的一种文字,使用的时间很短,极为少见。

学术界叫它:曲岩字。

这三个字读下来,则为《阴门录》。

而这后面的内容说的是:神龟出洛水,而后阴阳开元,五行生万物,伏羲得法,制八卦于卦台山,著《洛书》藏阴阳五行之术。

邺人鬼谷子解洛书之法,著于《五符七经术》。

唐终南山人钟馗得其道法精髓,斩鬼除魔,通阴走阳,平定阴阳之祸,后传秘术于门徒五人,曰为阴门,世代沿袭。

这东西写的倒是挺玄乎,让我看得摸不着头脑,只是一知半解得隐隐感觉到,这里面似乎有关于活尸跳的记载。

只是那些字符实在是太难懂了,我这点国学知识,再加上稀烂的高中文言文水平,看这玩意就跟看天书没什么区别,所以一时半会的也没法子搞明白。

不过至此之后,这本书我倒是一直带在身边,得了空闲便翻上两眼,里面的内容就算是看不懂,但大部分也都了然于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