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炮灰翻身记 第36节(1 / 2)
有案子来了,钱进党指了指警局,“那咱们进去说吧!”
周大丫也没有反驳,默默的跟在钱进党身后。
等钱进党找地方让周大丫坐好,又倒了一杯热水给她,周大丫才缓缓说了自己身上发生的事。
其实说起来,周大丫也是个可怜人。
周大丫家原本有一个很好的家庭,父母恩爱,父慈子孝,虽然爷爷奶奶偏心大伯,可她父母都不是啥愚孝懦弱的人,该争取的时候绝不后退,从没吃啥亏。
等两个老人死了,分了家,他们夫妻也一直勤勤恳恳,没过一年就建上了房子。
不过,由于虚荣心作祟,加上考虑到房子的坚固性,周父他们盖的是红砖草房。
当然,在农村建房子,肯定要欠债,更别说红砖盖的房子了,周大丫父母都不喜欢欠着别人的,就越发努力干活,希望早点还完债。
两人整天拼命干活,吃的也差,时间长了,周大丫父亲母亲的身体就不算好了。
有一次连续淋了几个小时的大雨之后,周大丫的父亲终于病倒了。
周父的这场病开始谁都没在意,就随便熬了点姜汤喝了,没想到这场病来势汹汹,不过一个晚上,周父就烧的人事不知了。
周母这才急了,连忙去找赤脚医生,然而这时候已经晚了,赤脚医生也没办法了。
至于送到县城,手里没钱根本没办法,周母跪着去求周大丫的伯父伯母,可他们却认为不是啥大问题,拖拖拉拉的就是不肯借。
周围的亲戚都被借怕了,也不愿意借周母钱,最后还是她跑回娘家,才借到钱。
不过,这时候已经晚了,周父直接烧成了傻子,还是半瘫痪,不仅毫无用处,还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
雪上加霜的是,周母在这时候又怀孕了,农村可没有打胎的习惯,也不敢打,怕操作不当死人,怀了就只能生下来。
家里没了壮劳力,又要多一张嘴吃饭,周母整天都要愁死了,还要拼命干活,结果,等到生孩子的时候,她就直接难产死了,还是一尸两命。
周大丫当时不过是个7岁的孩子,她弟弟也才三岁,面对母亲身死,父亲傻了的情况,她简直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而一个七岁的孩子,又要照顾傻子父亲,还要照顾弟弟,自然是分身乏术,照顾的没有那么周到。
如此,悲剧又造成了。
周父在某一天晚上从床上翻了下来,头直接磕到了床边的矮柜子上,昏了过去。
当时可是冬天,外面是零下十几度,家里没烧柴,也不暖和,周父在地上躺一晚,直接冻死了,等第二天周大丫发现时,他的身体已经僵硬了。
没了父母,对周大丫兄妹来说,就是晴天霹雳,然而苦日子还在后面。
周大伯用两个孩子没法照顾自己的借口,直接住进了周家,占了周大丫家的房子。
不仅如此,因为嫌弃周大丫和她弟弟,大伯一家对他们俩很苛刻,让他们吃的比鸡少,睡的比狗晚。
可就是如此,周大丫天生丽质,长大了还是出落成了一朵小花,除了皮肤粗糙了一点,瘦弱的一点,五官比村里大半的女孩子都漂亮。
这下,周大丫就成了伯父他们手里的商品,被他们待价而沽,后面高价卖给了村里的一个傻子。
周大丫原本以为,她的人生已经够苦了,却没想到,更哭的还在后面。
因为她被支书看上了。
支书曾找过周大丫,可她并不愿意。
即使她嫁的傻子不好,可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她,女人该从一而终,不能一女侍二夫。
当时被拒绝的支书没多纠缠,周大丫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然而,支书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周大丫说不通,他直接找上了周大伯,用村里二小队长的位置,诱惑了他们。
最后,结果就是周大丫回了一趟家,就被迷晕了,醒来时支书已经爬上了她的床。
周大丫当时万念俱灰。可是,支书和大伯他们却用弟弟威胁周大丫,说她要是敢闹,她弟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出意外了。
周大丫唯一的希望就是弟弟,为了弟弟,她妥协了。
后面,时间长了,周大丫的婆家人也知道了,可是他们为傻儿子娶一个媳妇不容易,再加上畏惧支书的权势,只能忍下来。
可这种情况,想要婆家人再对周大丫有好脸色,那就不可能了,甚至因为周大丫长时间不怀孕,周大丫的老公公居然对她也动了心思。
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他们家只要一个延种的孙子,才不管这个孙子是谁的种,是他家的最好,是支书的也不错,正好用来威胁支书。
周大丫如今对这种事情很敏感,偶尔被老公公的眼神视女干,知道老公公的心思,被婆家娘家人厌恶,她真的要崩溃了。
再加上这时候,知道支书居然对弟弟也动手动脚,周大丫终于受不了了。
不过她一个乡下妇女,心里再恨,也想不到办法。
直接告支书,她不敢,她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她知道,若是这事真的暴露,支书虽然会倒霉,她估计也活不下去了。
她实在受不了被所有人抵触,鄙视,更担心弟弟被自己连累。
不过,余泽峰的出现,给了她后路,因为余泽峰不仅能把他们兄妹弄离这里,还有钱拿,这让周大丫没了后顾之忧,她也终于敢来告支书,让他付出代价了。
担心镇上的人和支书沆瀣一气,周大丫听余泽峰的,直接来县城。
而钱进党听完,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果然,人心的险恶,他永远也想象不完,没有最恶,只有更恶。
不过,也不能只听周大丫的一面之词,钱进党又用沉重的语气问,“你有什么证据吗?”
周大丫老实的点点头,才从衣服兜子摸出了一个巴掌大的记事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