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女配改拿强国剧本 第73节(2 / 2)
忽然,许凌霄喊了声,顿时引起不远处看门的调查员的注意,她舔了舔嘴唇,笑道:“能不能给我一杯水喝。”
面前这位容貌端丽的夫人蓦地愣了下,见许凌霄的眼神朝披萨盒看了眼,遂点了下头,道:“请等一下。”
这时,许凌霄双手背在身后,大剌剌地在调查员面前晃着,一副我就是来喝水的正经模样。
而此刻,接了外卖进屋的苏夫人,第一时间倒了杯水,而就在她要拿出门时,眼神不由朝外卖袋子看了眼,脚步也跟着顿了顿。
苏怀民见她盯着外卖袋若有所思,便道:“怎么了?餐厅送错了?”
听他这一句提醒,苏夫人忽然放下水杯,道:“对,我得检查一下披萨,是不是我点的口味。”
说着,便打开了纸袋子,封口显然已经被调查局的人拆开检查过,然而,披萨盒子外,裹了层旧报纸,还沾着油光,她迅速摊开放到桌面上——
包装袋,披萨盒子,旧报纸。
好像……都没什么特别。
苏怀民经过餐桌前,视线一扫,忽然,停在了那张旧报纸上。
伸手拿了过来,再认真看了眼:“这是?”
苏夫人:“华国十月国庆的照片!”
苏怀民指着这张黑白照片的一角,眼眸里啸忽闪烁起亮光:“庆典上,站在主席和总理旁边的这位,是太老师!”
苏夫人定睛一看,惊喜道:“还真是父亲的老师!”
苏怀民激动地将报纸展开,想要再看看细枝末节的报道,突然,却见这报纸上,有几道被蓝色彩笔划过的痕迹。
苏夫人有些奇怪:“这是……小孩随手画的吗?”
但联想到刚才送餐员的眼神,她想了想,端起桌上的水杯,径直走向门口。
门外的许凌霄不知道苏夫人有没有领会到她刚才的目光,心里越等越有些烦躁,而这时,房门再次打开,许凌霄脸上挂起一副笑容,双手接过苏夫人递来的水杯。
“今天的披萨,好像大了点。”
苏夫人笑着说了这么一句。
许凌霄抿了口水,点头道:“嗯,我们新开了分店,有好几个地址,夫人您有机会,可以就近选一家去试试。”
“噢?恭喜,我也觉得你们的披萨味道很好,果然生意红火了。”
“对了,我们还有老顾客回馈福利。”
说着,许凌霄掏了下口袋,拿出一张优惠券,递了过去。
苏夫人愣了下,但见看门的检察员朝这边看来,忙接住,笑道:“谢谢啊。”
“您带着这个优惠券过去,可以享受到我们最好的服务。对了,如果您对本店菜品有什么建议的话,记得要写信,无论哪个分店,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受理的。”
说着,身侧就压来了一道暗影,许凌霄抬头,就见调查员道:“你该走了。”
许凌霄见他眼神落在苏夫人手里攥着的优惠券上,忙又从牛仔裤兜里拿出了几张披萨券,递给了调查员:“不好意思,小店新开张,先生有空也可以常来啊,这是优惠券,很划算的。”
调查员接过她手里的优惠券,眉梢微挑,看来是个推销的家伙,遂赶了赶手,道:“走吧。”
“好嘞!”
许凌霄逋一转身,脸上的笑瞬间沉凝,抬手压了压帽檐,半张脸隐入黑暗,长腿径直往院外走了出去。
此时,苏夫人看着调查员,也没什么好脸色,转身就进了屋,直到把门锁上,这才打开了手里的优惠券。
一枚黄铜色的戒指,映入眼帘。
而此时,一直在看报纸的苏怀民,突然兴奋地朝夫人走了过来:“连音,我知道了,这些线条,是一副地图!横竖是街道,上面标了几个圆圈是坐标,只是,信息不够,不确定具体是哪一个地方。”
慕连音展开手里的优惠券,仔细检查了遍,蓦地,视线落在了这家餐厅的地址上。
“他们的分店,怎么开到了黑人街区?”
她话音一落,苏怀民拿过优惠券,这张不过巴掌大的纸,印刷图样与其他优惠券毫无异样——
“这个送餐员,跟你说了什么?”
慕连音将手里的戒指摊开:“她还给了这个东西,说拿着它,去分店,可以享受最好的服务。如果有什么建议的话,可以写信,他们会第一时间受理。”
“信?”
苏怀民看着上面的花纹,皱了皱眉:“像是某类黑帮的徽章。”
慕连音吓了跳:“怎么会?她是个华国女孩,刚才说话时,她还夹了句中文。”
苏怀民在客厅里来回踱步,忽然,似想到了什么,从书柜里拿出了一圈地图,摊开在餐桌上,找到优惠券上的餐厅位置,再将报纸上画出的线条与之重合,最后勾出了几个地点。
慕连音看他一连串动作,最后在地图上圈了几个地方,奇怪道:“她说开了几家分店,但这些,都不是披萨店啊。”
苏怀民则笑出了声,双手扶腰:“当然不是,这些站点连在一起,就是一个情报网,你只要抓住一个线头,其他的,就都通了。”
慕连音眼睛一亮:“情报网?”
这时,只见苏怀民拉开椅子坐下,摊开笔记本,钢笔在指尖转了转,最后,似想定了什么,落笔写下一句:
“太老师,自1947年九月拜别后,久未通信,然自报章期刊上见到老先生为人民服务及努力的精神,使我感动佩服。怀民数年前被当局政府扣留,今已五年。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浪潮。这几年中,惟以在可能范围内努力思考学问,以备他日归国之用。现在报上说,两国交换被拘留人之可能,而美方又说谎,谓华国学子愿意回国者皆已放回,我们不免焦急。我政府切勿信他们的话,除去怀民,包括向永怀一家,尚有多少同胞,欲归不得。然我们在长期等待解放,心急如火,请老先生原谅。附上纽约时报旧闻一节,怀民五年来在美之处境,在无限期望中,祝您康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