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苦心孤诣(1 / 2)
在老百姓的眼里,皇帝就是大明,大明就是皇帝,皇帝完了,大明也就完了。
但是在朱燮元这些士大夫的眼里,则是有不同的认知,大明是一种精神,是以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子孙为核心的一种精神,他们只要朱家子弟还在,日不落,就能够继续的存在。
当年土木堡之变时,形势乃是何等的凶险,皇帝都让敌人俘虏了,但是他们绝不屈服,另立新君,继续抵抗,最终打败了敌人,迎回了英宗,延续的大明的国祚,在朱燮元等人之眼里,现在还是有机可乘的。
朱燮元他并不是一个野心家,不想作为一个佣兵自立的军阀,也不想自己当皇帝,只想继续的扶持太祖皇帝的子孙,保大明保江山。
他迅速的退回了河南,主要的目,就是想说服福王朱常洵马上登基为皇,作为天下的核心和号召力,继续抵抗华厦叛军。
大明的继承法,早就被太祖皇帝朱元璋定了下来,所有规定,写在了《皇明祖训》之中,作为大家遵守的祖宗家法和天下人都遵从的法律。
关于皇位这一条,他们的策略便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
所以当年他的大儿子朱标死了,即使他还有另外二十多个儿子,但是皇位还是得传给朱标的儿子朱允文,这是因为自己定下来的规矩必须守。
后来的朱棣,即使他再怎么不喜欢仁宗皇帝朱高炽,独喜汉王朱高煦,但是最终还是得把皇位传给了朱高炽,这是因为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必须守,如果不守,后世子孙纷纷效仿,必定血流成河,骨肉相残之余,成为千古笑柄。
大明的历任皇帝,自从仁宗皇帝开始,基本上都是父传子,代代相传,直到了武宗正德皇帝,皇帝无子,传位给其堂弟,此为兄终弟及,这便是世宗皇帝,世宗传穆宗,穆宗传神宗,神宗传位皇长子朱常洛。
朱常洛命薄福浅,才当了一个月的皇帝,结果驾崩了,为泰昌帝,但是他还是可以把皇位传给了长子朱由校,而朱由校二十三岁驾崩,无子绝嗣,皇位传其弟,是为崇祯,再无兄终弟及。
燕京城沦陷以后,皇帝举家自尽,也就意味着他们这一脉算是绝了,所以皇位的继承人,就得考虑他们近亲,血缘最为亲近的,自然就是福王朱常洵。
当年万历皇帝,可是十分的喜欢福王朱常洵,跟朝廷大臣们斗了几十年,就是想把皇位传给这一个儿子,结果还是传不了,不免郁郁而终。
但是到了此时,福王算是众望所归了,只不过这又令他们大家都尴尬的要死。
按照大明的继承法,福王朱常洵就是他们第一继承人了,称得上是众望所归,但是朱燮元他们也是东林党的一员,这些的东林党,几十年前可是拼了老命,用尽了一切办法,阻止福王上位,现在又得扶持他上位,真是前后矛盾了。
更加矛盾的就是,朱燮元进入河南以后,为了筹够足够多的军费,那可是直接的抄了福王府,王府大批的金银财宝,都充军需抄了,让他手下几十万的军队,恢复了元气。
朱燮元不恨福王,就不知道福王会不会恨死他们这帮人,现在他们这帮人居然就要立福王为帝,作为效忠的主子,别的不说,朱燮元手下这帮将领,就炸窝了。
朱燮元他是一个狠人,被人诛了十族都不怕,但是其他的人,可是没有这般的狠,他们怕死。
他们可是抄了福王的王府,把他的钱财都给抄了,算是得罪惨了,就算是立谁作为皇帝,也都不能够立这一位。
就算退一万步,他们日后打胜了仗,平定的内乱,铲除了华夏贼,估计下一个要铲除的,就是他们了。
所以说朱燮元的部下们,无一例外的,说一千道一万,就是绝不同意立福王为太子。
这样子的情况,不是朱燮元所能考虑到的,朱燮元没有想这么多弯弯道道的东西,老夫天下为公,绝无私心,所作所为,无非是为了朝廷,为了朱家。
在朱燮元的眼里,规矩就比天大,这是伦理纲常,这是一切的基础,如果他们是凭着个人的利益和喜好,而另立新君,不按祖宗家法来,这又跟刘家这叛臣逆子有何分别?
对此朱燮元是断言痛斥手下们,然后坚持要立福王为帝。
朱燮元在军中的威望是很高的,在他治下的百姓和军民,就把他当成神一般,他一力主张要立福王为帝,其他的人,也都不敢反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