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 第202节(1 / 2)
古扎上的内容,瞬间吸引着顾锦年。
待阅读完三本古扎后,已经过了一个时辰。
顾锦年浑然不觉。
“不愧是半圣古扎啊,果然非同凡响。”
将古扎收好,顾锦年起身,运转真气,蒸发自己身上的水珠,而后穿上锦袍。
找了一处地方静坐悟道。
这三本古扎,都是半圣精华,顾锦年从中得到许多感悟,只不过大多数有些玄奥,与天地有关,与自然有关。
将自然之道,映射到世俗当中,周而复始,国运之说,为人之道。
其中有几篇内容,更是让顾锦年不得不赞叹万分。
有一篇内容,为龙说。
这位半圣将读书人比喻成龙,读书时在胚胎当中成长,待到明悟道理后,便会破壳而出。
然而还需要潜伏在大渊之中,逐渐成长,读更多的书,明白更多的道理,直至彻底成长,待到关键时刻,一飞冲天。
潜龙在渊。
飞龙在天。
这其中的道理,顾锦年一时半会难以吸收,需要慢慢去理解,受益终生。
“君子如龙。”
顾锦年心有感悟。
还有一篇更是开拓顾锦年的眼界。
这位半圣认为,读书人是通过读书,明白自然之道,明白天地之法,从而得到天地认可,赐予才气。
拥有才气后,便可突破境界。
而天地之间的才气,其实是固定的,他举了例子,倘若当世有圣人出现,会发现除了圣人门徒之外,就鲜有大儒。
最明显的便是第一为圣人,李圣。
李圣成圣后,有七十二门徒,这七十二人之中也不过只有十位大儒。
但也只是大儒。
天下其余的大儒加起来,连五位都没有,正是因为如此,李圣能有如此威望的原因。
营造了一种错觉。
可实际上,这就证明,才气是固定的,一位圣人诞生,几乎将所有才气全部吸收完了。
如此,大儒就少。
所以四代圣人,其实晚年都很惭愧,认为自己获得了天下才气,断绝无数读书人晋升希望。
而且圣人晚年都很凄惨,早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寥寥大世,孤独一人。
这位半圣认为,这是遭天地之罚,因为断绝天下读书人的路,不为君子也。
要付出代价。
而且还拿出佐证,古今往来,有几位半圣,其实明明有能力突破成圣人,但他们没有选择成圣。
当然这些都是个人猜测。
顾锦年也是半信半疑,因为有几个关键点说的很不错。
无圣之时,儒道昌盛,不说大儒满地走,但绝对不少。
就好比大夏书院,也有二十多位大儒。
整个大夏王朝,大儒差不多一百位是有了。
扶罗王朝也有五六十位。
大金王朝更多,有一百多位大儒。
但书中的意思是说,因为没有圣人,才气太多,所以成为大儒就要简单不少。
但当大儒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
想要成为大儒,就很难了,需要付出之前大儒数倍的努力。
有一点可以作证,古时百家争鸣,出现新的大儒时,反而威望极高,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都可名流千古。
而当大儒一批批死去后,成儒的标准又变化了。
这当中涉及天地变化。
有气运之说。
顾锦年对这个非常认同。
自己穿越之前,对儒道十分好奇,研究过一些大儒,发现成为大儒的标准很古怪。
需立言,立德,著书,传道,才可成为大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