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渭水轶事(2 / 2)
“肯定又遇有什么坏消息了。”第一个亲兵心里如是想,放慢脚步,打算看看史天泽的反应再走。
史天泽看着第二个亲道:“大惊小怪的,象个娘们。说,什么事?”听语气已是不善,很是不奈烦了。
“大帅。”第二个亲兵喘着粗气,报告道:“大帅,我们抓到的民夫全部给南朝的特种部队放走了,我们损失了不少人手。”
史天泽右手对他一挥,一点反应也没有,道:“下去。”
“还有。”第二个亲兵马上道:“大帅,我们的营地遭到攻击,南朝的特种部队真不是东西,钻进我们的营里杀人,贴标语,还还还……”很明显后面的话不大好听,他不自然地住口不说了。
史天泽把鱼杆向前移动了点,道:“说下去。”
“他们他们居然在营里放鞭炮,说是春节要到了,提前给我们拜年。”第二个亲兵迟疑了一下,终于说出来,嘀咕道:“他们也真有心情,这么早就拜年。”
第一个亲兵要不是醒悟得快,用捂住嘴巴的话,肯定是笑出声来,心里想的是:“过年还有两个月,他们真的是太心急了,小孩子望过年,有好吃的。”
“别大惊小怪的,他们就给伯颜丞相拜过年,没什么好奇怪的。”史天泽一点不惊奇,问道:“有没有给我送春联?”
李隽给伯颜送了一幅春联,把一向气度不凡的伯颜给气得当场吐血,终致成心病,最终一病不起,这事史天泽当然知道,才有此一问。
“春联?”第二个亲兵嘀咕一句,一拍脑门,马上记起一事,道:“春联没有,话倒是有一句。他们留下的话是:长安帝王都。”
史天泽细一品味,点评起来,道:“长安自古就是八百里秦川的要地,是历代王朝建都所在,汉隋唐都曾在这里建都。真是好句,有气魄。”顿了顿,道:“如此好句不能成为孤句,我就给他对下联,这下联就是:渭水太公事。”把手里的鱼钩提起,鱼钩露出来,两个亲兵看在眼里,眼珠都差点掉在地上了。
不要说亲兵惊奇,就是换作任何人都会惊奇无已,因为史天泽的鱼钩是直的,不是弯钩。
“这这这这,大帅,你这能钓到鱼吗?”两个亲兵惊奇得不得了,同声问出来。
史天泽好象没有看见两人惊奇得快把眼珠掉在地上的表情,把鱼钩放进水里,笑道:“你们俗了,太俗了,俗不可耐。不愿鱼上钩,只钓王与侯。”
“不愿鱼上钩,只钓王与侯。”两个亲兵念了一遍,点评道:“大帅,你连鱼都钓不到,还能钓到王侯吗?”
史天泽想也没有想,信心十足地道:“能能能,一定能。”扭头看着两个亲兵,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吗?”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渭水。”两个亲兵想也没有想,脱口而出。史天泽筹划渡过渭水与李隽决战,亲兵哪有不知道这是渭水的道理,自然是一口就答出来了。
史天泽点头道:“没错,这里是渭水。你们知道谁在渭水边钓鱼?”
“大帅。”两个亲兵想也没有就答道。
史天泽发出欢快的笑声,道:“不是我,是姜太公姜子牙。他当年就象我一样坐在渭水边,用直钩钓鱼,他不想钓鱼,只想钓王侯。”
姜子牙当年就在渭水边垂钓,有人见他用直钩钓鱼,就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只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不愿鱼上钩,只钓王与侯。”问他的人以为他发了疯,神经不正常,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直到周文王经过渭水边见了他以直钩钓鱼,很是奇怪,和他一席畅谈惊为奇才,把他请回去,拜为丞相,才有武王伐纣,开创周室八百年天下的故事。
两个亲兵若有所悟地道:“渭水太公事,大帅,你说的就是这事。”
“是,也不完全是。”史天泽语含禅机,弄得两个亲兵一头雾水,给解释道:“渭水的对面就是岐丰之地,太公大展宏图之地也。凤鸣岐山,百瑞呈祥,过了这条河,我们就到了太公当年兴义师,伐无道的旧地。到时,我带你们去好好游览一番。”
“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这是一句自吹之词。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一句话,“没有三把神砂,不敢倒反西岐”,这句话说的就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开创周室基业。
两个亲兵若有所悟,道:“大帅,等到打过渭水,活捉南朝皇帝,大帅就是当今太公。”
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这点没错,但是渭水平原也就是八百里秦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周文化和秦文化都是从里发展起来,对中国的影响极其深远。周朝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在文化方面,“读孔孟书,识周公礼”这句话朋友们不会陌生,儒家的经典有好多就是从周朝而来,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秦国的贡献主要在政治格局上,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开创了中国的统一格局,到现在中国依然是一个统一的大国。和中国版图大小差不多的欧洲曾经有过统一的历史,却由于多种原因分裂了。
史天泽在此垂钓,确有当今之意。李隽就在对岸,要是蒙古军队渡过渭水,进军岐丰之地,打败宋军,活捉李隽的话,他就真的成了姜太公。
史天泽一阵大笑,非常欢快地道:“太公也是有,不是史太公,是郭太公。”浮子往下一沉,史天泽高兴地道:“鱼儿上钩喽。”一提鱼杆,一条红尾鲤鱼给带出水面,一下掉在水里,溅起一团浪花,摇头摆尾而去,悠游自在。
这是仿佛在预示着什么。
正是高兴的史天泽也不以为意,道:“有了,这横批就是:地灵人杰。等到活捉赵祺,我亲手写给他。他想用长安帝王都来威胁我,说他要进攻长安,我亲手写给他,那才叫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