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事(1 / 2)

加入书签

俞四叔一直怀疑, 自家二哥生前给过俞老头不少压箱底的银两。

要不然为什么这几年老宅没什么来钱的路子,却养着这么一大家子人吃喝拉撒, 还供着一个费钱的读书人, 也不见俞老头手头窘迫。

尤其是自家人知自家事,这几年说是每年交二十两,其实回头总能找到理由, 要回个十两八两的。

如果没有私房钱, 根本支撑不下来。

刚才自己说出一百两的时候,更多是试探, 果然俞老头的神色里, 只见生气和警惕, 并没有被这个数吓到……

所以说, 要论孝顺, 二弟俞怀清应该是兄弟姐妹里最孝顺的一个, 运道也最好,不仅百里挑一考上秀才,还让他娶到那么一个有钱的媳妇。

哪像他, 当初说亲的时候, 只说到了一个县城里做小买卖人家的女儿。

要不是他自己坚持, 恐怕要像大哥和三弟那样, 娶个粗手大脚的农家女, 在田间地头操劳几年就磋磨的不能看了。

那老话说得好, 人呐,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人生在世,不替自己算计怎么能过上好日子呢?

所以这个事儿, 还得从长计议, 徐徐图之。至少今年不用再往家里交那二十两分红了,这不挺好吗?

俞四叔正美滋滋的想着,俞老头突然追问道:“牛家打算拉你入伙做什么生意?”

说起来这个,俞四叔精神一振:

“爹你是不知道啊,就年前这段时日,县城和镇上突然兴起一种叫米粉的吃食,跟面条差不多,吃起来爽滑弹牙,那摊子前面排队等着吃的人老多了。这可是独门生意啊,那银子赚的,简直就跟流水一样。”

俞四叔说起来就一脸的艳羡:

“那米粉卖得不贵,又能晒干存挺长时间,好多客商都找他们进货,想要转手卖到外地去,真是拿着钱送上门都得排队啊。所以,牛家想跟我一起合伙做些米粉拿去卖。”

俞老头有些疑虑:“既是人家的独门生意,这米粉你们会做吗?”

俞四叔不在意的挥了挥手:“那米粉我也吃过,想来和面条做法差不多,把稻米磨成粉,再加水和一和就能做成了。

以前只是没人能想到还可以这样做,只要说破了,这些吃食做法都差不多,能有多难……”

今天,赵老太难得给了俞善一个好脸色。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俞善怼多了,一直占不到便宜,今天见俞善主动提了条大鱼来,赵老太心里居然莫名其妙的觉得挺惊喜,觉得俞善还算挺懂事。

不过这好脸色也仅限于没有出口恶言,找俞善的麻烦。

俞善无事可做,又不想进屋跟俞蕙她们几个寒暄。

她看见俞信正跟长房的俞文忠和俞文良两个哥哥聊天,气氛还算不错,就没过去打扰。

长房父子四人除了俞文思之外 ,另外那三个都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老实性子,整天被祖父祖母指挥着,只知道埋头苦干。

连他们自己都是被压榨的对象,能对俞信多多少少有些照顾,已经是很难得了。

俞善不会理所当然的对别人要求更多。

看来饭菜一时半会儿还做不好,俞善有些庆幸自己来之前,很有先见之明的吃了块饼子垫底。

反正她是绝不会主动进灶间找活儿干的,干脆打算出门转一转。

一出门,俞善就看见俞蔓捧着手上的伤口,坐在门口发呆。

“大姐。”俞善走过去,跟俞蔓并排坐下。

“善姐儿。”俞蔓把伤手往袖子里缩了缩,笑着说:“三年不见,你都比我还要高了。”

俞善看她的嘴唇毫无血色,忍不住有些担心:“大姐,你在镇上织坊怎么样?是不是太辛苦了?”

织坊一般腊月二十就停工了,像俞蔓做工的这家织坊,硬是拖到腊月二十八才放人,苛刻程度只这么一件事就可见一斑了。

俞蔓苦笑着说:“织坊每个月要我们交三匹布,织不完就扣工钱,织得有瑕疵也扣工钱,我们一天能睡上三四个时辰就不错了,其他时间只能坐在织机前面,一刻不停的织布。”

俞善皱眉:“这也太刻薄了,就不能换家织坊吗?”

“镇上的织坊就那几家,他们同气连声,换一家也是一样的。”

俞蔓无奈的摇摇头:“像我们这样的织工,只会织些普通花色,能有工做就不错了,还有人花钱托人进织坊做工呢,”

她顿了顿,诚心劝阻道:“善姐儿,你年纪小,若是日子还过得去,就别来我们织坊做工了。”

俞善闻言惊诧:“大姐,谁说我要去镇上织坊做工?”

“不是你托我问的吗?”俞蔓比她还惊讶:

“之前我娘说你有心到织坊做工,特意让我问问坊主,还收不收人。我告诉坊主你在府城织百花锦的周家做过大工,坊主开出一月一两银的工钱,比我都高。”

俞善转念一想就明白了里面的猫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