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节刘备要跑路了(1 / 2)

加入书签

诗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毫无疑问,想要看得远、看得多、看得广、看清一个巨大东西的全貌,只能站得越高越好,否则只是盲人摸象。驻守潼关的汉西军上下将兵十分幸运,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个可以居高临下地、亲眼地、全局地感受汉东军之强大实力的机会。

潼关上,汉西军上下将兵一动不动地眼神发直,呆呆地看着正在漫山遍野而来的汉东军。

大地颤动、闷雷滚滚,这是数量极多的人在步伐整齐一致地发出行进踏地声,只见远处东方的地平线处,先是出现了一片旌旗的云层,继而是耀眼夺目的光泽,还有兵刃和盔甲的海洋,那是汉东军的步兵大阵,庞大得前后左右都是一眼望不到边,从容不迫地缓缓逼近着,铺满了大地和山野,脚步沉重,极为严整有序,飘动的旌旗云层就像风暴来临前波澜不惊的大海,踏过平原、越过山岭,他们头上的钢盔、身上的铁甲、手里的兵器随着地势起伏一起起伏,一浪一浪,远远望去,让人在视觉上和心理上造成了空前的震撼力,其节奏堪称万人如一,沉闷而凝重,犹如浓浓的、滚滚的乌云一般地涌来,这种严整、这种雄劲、这种气势,让人目瞪口呆,尽管距离还远,但汉东军的那种势不可挡的气势、那种强劲有力的视觉场面,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一个毫无争议的事实:我们正是天下第一、战无不胜的军队。汉东军的人的海洋就是兵刃的海洋、盔甲的海洋,因为不只是将领和军官,就连最基层的小兵都有着精良无比的全套盔甲,汇聚成炫目耀眼的浩瀚铁流,大片大片的金属的海洋反射着烈日强光,就像鱼鳞一样密密麻麻,就像星河一样璀璨闪耀,照射得看到这幕的汉西军几乎睁不开眼睛。

这是汉东军的步兵大阵,在步兵大阵的两翼,大量的汉东军的骑兵正在源源不断地涌来,先是一道黑线,然后化为不断蠕动着的黑影,黑影越来越大、越来越近,猛然间化为了延绵不绝的骑兵,黑压压的犹如踏破一切的洪流,越来越多、越来越广,从眼前到视线尽头尽是潮水一般的骑兵马队,跟步兵一样,都是犹如浩瀚的海洋,都是相同的阵列森严、盔甲鲜明,都是裹挟着扑面而来的杀气。风雷滚滚、飞沙走石,掀腾起的沙尘犹如沙尘暴一般滚滚飞扬。

魏延看着犹如一堵长城巨墙似的以雷霆万钧之势缓缓而来的汉东军,他看得出,汉东军不但数量庞大,并且在质量上也达到了巅峰极限。

“孔公亮真是厉害啊……”魏延长叹一声。

旁边的张飞用独眼狠狠地瞪了一下魏延,冷哼一声。

狼烟冲天、烽火遍地,战争喧嚣震空破云。

攻关的汉东军和守关的汉西军展开了一场天昏地暗的大战。突破函谷关的汉东军在进行时间很短但却非常充足的准备后向着潼关发动了近乎狂暴的攻击,犹如洪水一般,铺天盖地、势不可挡。镇守潼关的汉西军大将是张飞和魏延,张飞为主,魏延为副,但魏延是实际上的总指挥官,一来张飞有勇少谋、暴躁冲动,魏延有勇有谋、沉稳冷静,二来张飞丢了函谷关,使得刘备不敢让他继续主持潼关的防御战务,三来潼关本来就是魏延负责,张飞是从函谷关败逃而来的,显然不方便喧宾夺主。为此,刘备一方面任命张飞为潼关主将,一方面特赐“假节钺”给魏延,让魏延行使“假节”大权以节制张飞。

在此战爆发前,魏延已经做好了充分部署,他派遣出多支精兵抢占了潼关前的几座小山,既可以阻止汉东军直接攻关,也可以发挥居高临下的地利优势,能在之后的战斗中掌握先机。

太史慈当即看出了魏延的策略并且迅速给予回击,他命令张绣率领三千重骑兵向着已在小山顶部严阵以待的汉西军发起冲击,这些重骑兵在汉西军的箭雨中如入无人之境,完全地吸引了汉西军的注意力,同时,高览和褚燕率领步兵部队从侧翼上山,高览率领的是重步兵,身披重甲、刀箭不入,既装备着铁甲重盾也装备着长矛大刀,与汉西军展开近战时无往不利,褚燕率领的是轻步兵,身穿皮甲、手持弓弩,轻便敏捷、灵活迅速,他们的突然杀出让山上汉西军措手不及。于是,在汉东军步骑兵的两面围攻下,山上的汉西军迅速崩溃,潼关外的小山高地陆续被汉东军控制。

当晚,张飞打算率领数千精兵在后半夜主动出关,夜袭汉东军,魏延反复苦劝,认为“此举完全就是送死”,奈何张飞根本不听。魏延无奈,只得取出假节钺命令张飞放弃夜袭计划,张飞大怒,两人发生了激烈争执,最后,双方各退一步,魏延同意张飞的夜袭计划,但张飞本人不得参加,改由孟达代替,毕竟,张飞要是阵亡或被俘,负面影响实在太大,换成孟达阵亡或被俘,负面影响就不那么大了。孟达在接到命令后恼怒不已,他心知“此乃送死之举”,恼恨张飞自己提出了这个有去无回的计划,但张飞本人却不去付诸行动,让他顶包前途送死。将命难违同时不想送死的孟达在出关夜袭时让部下冲在前面,自己缩在后面,果然,出关的五千余汉西军精兵遭到了早有防备、以逸待劳的汉东军的猛力反杀,经过一番一边倒的混战,只有孟达和不到一千人逃回关内。

在潼关外距离潼关只有二三百米的地方,十几个“大蘑菇”不紧不慢地升天而起,这是汉东军的侦察热气球。这些热气球悬浮在四五百米高度处,被绳索固定好,热气球吊篮里的汉东军瞭望手举起望远镜,居高临下地眺望着关内的汉西军,虽然不能说把关内的汉西军的一举一动尽皆看得清清楚楚,但看到的敌情肯定远远地超过在地面上。瞭望手们一旦发现了重要敌情,立刻挥动手里的信号旗,向汉东军地面部队发送信息,解读出瞭望手们的旗语的观察手们随即把敌情信息汇报给将领们,如此,使得汉东军在战事中掌握了极大的信息优势。

潼关前,汉东军的足足数百台重型霹雳车组成了巨大的车阵,犹如一群井然有序的怪兽,昼夜不息地把雨点一般的石块、火油弹、火药弹抛射向潼关,砸得潼关地动山摇、支离破碎、烈火熊熊、浓烟滚滚、电闪雷鸣,并且根据热气球上的瞭望手的“通风报信”,因地制宜地调整抛射角度、抛射距离、抛射方向,关内的汉西军哪里人多,暴风骤雨似的石块、火药弹、火药弹犹如长了眼睛一般专门砸去,火力风暴之下,汉西军血肉横飞、鬼哭狼嚎、死伤惨重。

在霹雳车阵后稍远处,汉东军的数万军士民工一起挥汗如雨,挖掘着十多条地道,一直挖到潼关底部的地基下,继而埋设大量火药进行引爆。火药的爆炸力毕竟大不如炸药,因此,汉东军的坑道爆破战术不是很成功,但却极大地震撼到了潼关和潼关上的汉西军。整个潼关已是摇摇欲坠、岌岌可危。

潼关以西二百余里就是长安城,并且一路都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没有任何高山大河,长安的军事防御只能依靠长安城本身。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看得出来,一旦汉东军攻破潼关,其兵临长安城下只是几天之内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