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节诸葛亮的和平构想2(1 / 1)

加入书签

孔明摇头哂笑:“本王要的不是区区一个荆州,荆州、益州、凉州、安州、定州、长安,本王全都要!因为本王追求的是天下一统,既想天下一统,那么,一个州、一个郡、一个县,都不能少!况且,刘皇叔把荆州七郡给本王,有何意义?他在交出荆州前,肯定会迁走荆州境内的百姓,如此一来,本王得到的荆州七郡只是一片有地无人的空地,有何意义?又有何价值?反之,刘皇叔现在的地盘已经足够大了,但却没有足够多的人口,他只要保持他治下人口数量维持不变,就算失去一些土地,也是无损他的真正实力的。蒋琬,本王不吃这一套。”

蒋琬深深地吸口气:“殿下,按照您的意思,您这是打算赶尽杀绝了?”

孔明看着蒋琬:“本王没打算把刘皇叔赶尽杀绝,只是希望刘皇叔顺应大势、弃逆归降。除此之外,本王不接受刘皇叔的任何条件。”

蒋琬看着孔明,在沉默了足足一分钟后,他再次开口:“对于殿下您的这个态度,诸葛军师已经预想到了,其实,他还有一个备用的解决方案,或许可以两全其美地解决这个矛盾。”

孔明眯起眼睛:“愿闻其详。”

蒋琬道:“殿下,诸葛军师说,你是他最佩服的人,因为你的智慧和目光让他惊叹不已,所以,他对你有着很深的研究,可以说,他非常了解你的思想。殿下,诸葛军师之所以坚定不移地追随汉中王,一是汉中王对他有知遇礼遇之恩,他必须尽忠报答,二是他跟汉中王的志向是一致的,都想挽救积重难返的大汉,挽救在水深火热中的大汉子民。然而,造化弄人,汉东王殿下您已经抢先地、更好地接近了这个伟大的目标,您没有篡位、篡汉、篡国,并且,在您的治下,过半的大汉领土没有了战争、恢复了和平,过半的大汉子民得到了太平的生活,您的功绩、这些事实,可以说是世人皆知、有目共睹的,诸葛军师是不会故意装作没看见的,更加不会抹黑你、丑化你、贬低你、歪曲你,事实就是事实,何必故意自欺欺人地不相信呢?”

孔明心头有点感叹,诸葛亮对他的这种态度让他不得不心生感慨。君子就是君子,对事不对人,哪怕是敌人,如果敌人做了好事,也是给予承认的,不像很多人,因为讨厌某个人,所以“为了反对而反对”,对方做了坏事,大骂特骂,对方做了好事,还是大骂特骂,使用扣帽子、阴谋论等各种令人不齿的小人手段。毫无疑问,诸葛亮是一位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

蒋琬接着道:“汉东王殿下您是追求匡扶汉室、中兴大汉的,汉中王殿下以及诸葛军师也是追求匡扶汉室、中兴大汉的,双方志向本是一样,只是道路不通而已。如今的天下大势,确实造化弄人,如果天下只有一个汉东王殿下您或者只有一个汉中王殿下,或许更好,然而,事实已经如此,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目前,汉东王殿下您和汉中王殿下分据东西、各霸一方,按照常理,汉东王殿下您和汉中王殿下完全可以握手言和,然而,你们二位都是人主,注定无法共存并列,正如您以前说过的,一山不容二虎。那么,汉东王殿下您和汉中王殿下真的只能拼个你死我活了吗?诸葛军师深深地为之忧虑、感叹,他觉得不值得、不应该。为什么?第一,殿下您和汉中王都是好人,并非一个是好人一个是坏人,好人和坏人打起来,是理所当然的,两个好人打起来,不让人难过吗?第二,天下,好不容易已经慢慢地走向和平一统,一旦殿下您和汉中王打起来,天下的老百姓又要受苦了!何必呢?何苦呢?殿下您和汉中王之所以奋斗不休,你们的目的都是为了结束战争、重造太平,怎么能为了和平而展开战争呢?这不是本末倒置吗?战争越少,天下万民越幸啊!殿下您和汉中王应该、也必须以和平方式解决你们二位之间的根本矛盾。让真正的‘天下一片太平’的美好理想早点儿实现,不好吗?”

孔明感慨不已:“诸葛孔明,真是了不起的人啊!”他心里涌出了一丝暖流。

蒋琬继续道:“汉中王是愿意放下手里的权力的,但是……殿下,您肯定是有着切身体会、感同身受的,像您、像汉中王这样,一旦坐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很多事情都会变得身不由己了,是吧?另外,诸葛军师说了,您是他尊敬的人,他是不愿与您为敌的。”

孔明道:“我明白诸葛先生的意思了,那么,他的解决方案究竟是什么呢?”

蒋琬正色敛容地道:“殿下,您这些年来,除了安定汉土内地外,更加不断地对外开拓,因为您,我们知道了,汉地很大,但汉地之外更大!汉中王与汉东王殿下您处于‘一山不容二虎’的艰难处境里,同时,你们二人没必要、不应该、都不想互相开战,然而,你们二人却又没办法共存并列于世,面对这个似乎无解的大难题,诸葛军师想出的解决方案就是——汉中王离开汉地!就像当年的北匈奴人那样。”

孔明顿时心头一震。

蒋琬目光炯炯地道:“汉地很大,汉地之外更大!天下如此之大,还怕容不下汉中王吗?诸葛军师设想,在汉东王殿下您的帮助下,汉中王带着愿意跟随他的臣属、子民,离开汉地,不跟汉东王殿下您争夺大汉天下,不跟汉东王殿下您爆发战争从而破坏汉地的和平以及荼毒汉地的子民,把他在大汉境内的地盘全部交给您,助您早日完成一统大汉天下的伟业,如此,汉地境内的乱世和战争就可以早点结束了,曹操看到汉中王退出了,必然顺应大势地归降您,大汉天下,可以兵不血刃地得到一统!大汉万民,可以享受真正的、全面的、长久的太平了!至于汉中王,他会带着愿意跟随他的臣民,在汉地之外寻找一块水土丰美、物产富饶的地方,建立一个小汉国,安顿他自己和愿意跟随他的臣民,世世代代地居住、生活、繁衍生息下去。”

孔明心头大动。

蒋琬显得非常真诚恳切地道:“殿下,这就是诸葛军师的解决方案,您看,是不是两全其美?您,可以水到渠成地一统汉地了,不需要跟汉中王爆发战争了,大汉幸甚,汉民幸甚,至于汉中王,他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归宿了。”

孔明忍不住重重地一掌拍在桌子上,长声感叹:“诸葛卧龙,名不虚传啊!”

孔明不得不为诸葛亮的这个构思感到感到、惊叹、赞叹,因为这个构思实在太过于超前,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智慧、谋略、目光都是千古罕见的。毫无疑问,诸葛亮的这个构思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堪称化腐朽为神奇,一举解决了孔明和刘备之间的根本矛盾,对大汉、大汉万民都是极大的幸事,因为直接不用打仗了,刘备退出了争霸大汉的舞台,孔明一家独霸了。刘备带着愿意跟随他的人,在汉地之外建立一个国家,也是结局完美。完全可以肯定,刘备带着愿意跟随他的人在汉地之外建立的国家,必然“从一开始就是完全汉化的”,因为建立这个国家的人都是汉人。这个国家虽然既不是大汉也不是大汉的一部分,但却是一个从骨子、根子里完全就是汉家文明的国家。孔明统治汉地全境,是为“大汉”,刘备在汉地之外独立建国,是为“小汉”,大汉小汉同源同族同宗同祖,这就好像后世的英吉利和美利坚的关系,另外,大汉和小汉没有互相敌对的理由,两国完全可以成为友邦睦邻,不出意外,小汉会是大汉的附属国——汉朝跟华夏历史上每个大一统的强盛朝代一样也是有附属国的,在汉朝领土四周,基本上不存在强大国家,基本上都是小国,这些小国十有七八都是汉朝的附属国,但是,在孔明这里,他不需要“附属国”,因为他要防备“养虎为患”,于是,他“见国灭国”。像高句丽、扶余等小国,本来是可以成为大汉(汉东)的附属国的,但孔明根本不搞这一套,他直接将其灭亡、吞并、消化,从而“以绝后患”,如此一来,此时的大汉(汉东)是没有附属国的,然而,按照诸葛亮的这个构思,刘备以后的“小汉”完全可以成为大汉的附属国。

另一方面,刘备在汉地之外建立“小汉”,对于传播、发扬、光大汉家文明而言,也是意义无穷的。汉家文明可以像一棵大树,汉地本土是大树本体,但却向外播撒出了很多种子,从而不断地对外开枝散叶。

在稳住心神后,孔明问道:“诸葛先生打算在哪里建立这个‘小汉国’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