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节孙刘的矛盾2(2 / 2)

加入书签

孙坚点了点头。

孙刘两方军队随即在江夏郡和南郡的交界处发生了几场“摩擦”,江东军固然来势汹汹,但刘备军也不是吃素的,同样战斗力强劲,诸葛亮、关羽对此早有防备,做好了各方面迎战准备,连续几场“摩擦”下来,孙刘双方互有伤亡损失,打得难分难解、不分上下。实际上,无论是孙坚,还是刘备,都无意跟对方死拼到底,双方军队都没有真正地出力,二人的想法都是“以战促和”,打算在战场上打赢几场“有限的战役”,打击对方的气焰,从而迫使对方在谈判桌上接受己方的条件。

就在这时,在益州南部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迫使刘备急忙向孙坚做出让步以罢兵休战。按照原先的协议,刘备手里的荆州五郡即南郡、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武陵郡,五郡里,南郡和长沙郡都要让给江东,刘备保留桂阳、零陵、武陵三郡;双方经过反复的交涉,最后达成一份新协议:刘备保留南郡和武陵郡,把长沙、桂阳、零陵三郡让给江东,这份新协议相当于刘备用桂阳、零陵二郡“抵充”南郡。

如此,荆州七郡的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

荆北三郡,曹孙刘一家一个,曹操得南阳郡,孙坚得江夏郡,刘备得南郡;

荆南四郡,孙坚得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得武陵一郡;

荆州七郡,曹操一个,刘备二个,孙坚四个。

这份新协议毫无疑问地是刘备占便宜,因为荆南四郡加起来都不如南郡,更何况,孙坚只是得到荆南四郡里的三个,并且,刘备在放弃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时特地把三郡境内的钱粮带走得干干净净,把三郡境内的人口迁走了十之六七——排除掉被曹操占据的南阳郡,荆州最北部的郡就是南郡,如果失去了南郡,刘备军就没办法从荆州发动北伐曹操的战事了。

在跟刘备做这笔交易前,孙坚拥有荆州的半个江夏郡、桂阳郡、零陵郡以及武陵郡;

在跟刘备做这笔交易后,孙坚拥有荆州的整个江夏郡、桂阳郡、零陵郡以及长沙郡。

对比一目了然,首先,孙坚得到了另外半个江夏郡,其次,孙坚相当于用武陵郡跟刘备交换了长沙郡。长沙郡虽然在人口数量、钱粮富足程度上超过武陵郡,但刘备掌握着南郡和武陵郡,就让江东不与益州接壤,从而断绝江东染指益州的可能性,因此,还是刘备占便宜。

折腾来、折腾去,孙坚让刘备得到了益州,他满打满算就等于只是得了另外半个江夏郡。

至于欠孙坚的钱粮物资,刘备的态度是“一推二拖三研究”。

孙坚之所以忍住恼恨地接受了这份新协议,是因为他通过那几场战役发现刘备军的实力比他想象得强劲不少,因此,强攻不是上上之策,必须缓缓图之,所以,他不得不忍住恼恨,勉强地与刘备“握手言和”。

经过这场变化,孙坚的地盘变成了扬州6郡81县和荆州4郡50县,合计10郡131县;

刘备的地盘变成了荆州南郡17县、武陵郡12县和益州汉中郡9县、巴郡14县,合计4郡52县,同时,刘璋手里的益州西川10郡91县处于他的间接控制中,合计14郡143县——从严格意义上讲,刘备的职务只是荆州刺史,荆州的南郡、武陵郡是属于荆州牧刘琦的,益州的东西二川十二郡是属于益州牧刘璋的,刘备其实没有真正地属于他的嫡系地盘,刘备、刘琦、刘璋缔结“三刘联盟”,刘备正是“盟主”,只是,刘琦无心政务并且信赖刘备,甘愿把荆州基业让给刘备,于是,南郡、武陵郡就是刘备的直属地盘,益州的东川二郡即汉中郡、巴郡在名义上是刘璋的,在实质上被刘备完全掌控着,也是刘备的直属地盘,唯独益州西川十郡还被刘璋坐拥,但已处于刘备的间接控制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