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 炭炉(1 / 2)

加入书签

如果朝廷因为王芬,迁怒于李琛的话,想要置李琛于死地,李琛当然不能束手就擒,他已经为当今大汉做的够多了,朝廷如果这么对待他,他自然不服,如果他手中没有实力倒也罢了,但是现在李琛要兵有兵,要将有将,而且他自身又是一员大将,凭什么就束手就缚?

换成是他荀攸,如果有李琛的本事,也断不会就此束手就擒,造反那是朝廷逼得,怪不得李琛不忠。

于是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荀攸也就不再为这件事纠结了,反倒觉得李琛这个人,有情有义,而且处事果决,更让荀攸对李琛产生了很强的好感。

毕竟他们现在还都年轻,也都是一腔热血的时候,看法跟一些老一辈的士人自然有所不同,为国尽忠,虽然是大义,可是那也要看当今的圣上值不值得尽忠。

眼下的皇帝刘宏,这些年登基之后,所作所为,堪称是昏聩到了极点,也正是因为他的昏聩,信用阉党,倒行逆施,才导致了原本强盛的大汉沦入到了现如今的境地,民不聊生,饿殍遍地,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也惹得天下大乱,遍地叛乱,烽烟四起!

连荀攸自己都认为,当今的朝廷,不忠也罢!这怪不得李琛。

故此他非但没把自己的这个判断告知家中之人,反倒是感觉李琛有情有义,是个值得他投效之人,于是当陈群试着问他,是否愿意让荀家和李琛联姻的时候,荀攸当即就表示了支持。

陈家为李琛做媒,求娶荀氏家的女子这件事其实荀攸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荀攸还专门给叔父荀衢和荀彧写信,为李琛说了不少的好话,称李琛爱民如子,体恤百姓疾苦,颇具古人之风,为此不惜散尽家财,从各地求借、收购粮食,赈济沛国饥民。

另外李琛还对于贪官污吏极为痛恨,在赴任之后,为官清廉,事必躬亲,甚至亲自到田间跟农人躬耕于田,在沛国广施仁政,救黎民于水火!

荀攸一直跟着李琛,另外荀家还有几个子弟也在沛国为吏,同样也对李琛的所作所为赞口不绝,于是最终促成了荀衢和荀彧还有荀策等荀氏族人做出了同意和李琛接亲的决定。

最终他们在荀氏之中,选定了将荀策膝下今年刚刚碧玉之年的女儿荀娇嫁给李琛,在他们做出决定之后,先告知了荀攸,荀攸又转告了陈群,陈群这才转告了父亲和祖父,请他们出面做媒。

之所以绕这么大的圈子,是因为面子问题,陈寔公和陈纪可是天下最为有名的名士,这面子可是比天还大,万一要是他们没有跟荀家沟通好的情况下,就冒冒失失的跑去荀家,为李琛做媒,结果在荀家吃了闭门羹,被拒绝了的话,那可是相当丢人的事情,绝对会成为一个笑话,这样的话,无疑会有损荀家和陈家之间的关系,也有损陈寔公和陈纪的声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