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苦口婆心(1 / 2)
“陛下,国库已经没有钱了!”
“本月还有官员的俸禄需要发放,再加上军队抚恤金,共计三十万金!”
“如果陛下需要,尽管拿去!”
周忠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
就是不敢直视刘辩。
刘辩刚刚进行俸禄改革不久,洛阳的官员一月领一次俸禄。
可谓是大快人心!
百官都拥戴这个政策。
若是刘辩突然改了,世家大族出来的土豪官员并不会受到影响。
问题是寒门出身的官员呢?
他们就靠俸禄生活。
一家老小都是如此。
若是刘辩突然又改变了主意,绝对是打自己的脸。
抚须金也是如此。
此次北征,战死者上万人,残疾又上万。
这些人的家属,也是需要宽慰的。
除了给田地,还有钱财!
每个人分到的不多。
怎奈何总量超出了想象。
周忠相信,刘辩一定不会挪用这两笔资金。
实际上也是如此。
刘辩长叹一声,道:“真的没有了吗?”
“陛下又不是不知道,若是国库能够拿出钱财,臣一定不会阻拦陛下的雄心壮志,也不敢阻拦。”
周忠重重地抱拳。
刘辩无奈地离开大司农府。
这并不代表他会放弃建设港口。
只不过需要费一点心思罢了。
以朝廷的信誉,以刘辩的信誉,还怕借不来钱财吗?
肯定是源源不断。
问题在于,刘辩不可能白拿。
借钱说出去也难听。
看来只能画大饼了。
让更多的富人参与进来,分享这个大饼。
如此一来,也有一个后患。
那就是贫富差距会逐渐悬殊。
“贫富问题,以后再考虑。”刘辩喃喃自语,做出了一定了妥协。
原本管着鸿都门学的郑玄,听说这件事后,怒不可遏。
他本来以为,自己已经能够做到心无旁骛了。
其实不然。
陛下竟然想要掏空国库,大兴土木?
还是挖掘运河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必须要阻止陛下!
大儒都是臭脾气。
郑玄更是其中的代表,他立刻写好奏章,直接杀到刘辩面前来。
几乎是一气呵成!
“陛下,淇水注入黄河,千百年来,未曾改变,若是您一意孤行,有违天道自然!”
噼里啪啦――
郑玄说了一大堆刘辩听不懂的话。
儒家、黄老学派的思想都用上了。
简单地说,就是挖掘运河,会破坏大自然。
还会劳民伤财。
得不偿失啊!
刘辩笑了笑,也不回答,直接将郑玄请了出去。
郑玄肯定是莫名其妙啊!
次日,郑玄再次到皇宫来闹。
只不过刘辩还是没有鸟他。
想要这些大儒心服口服,必须拿出足够的论据,空口无凭。
直到七天后,刘辩才将一则统计数据,丢到了郑玄面前。
郑玄打开一看,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原来这贯通三郡的运河,竟然惠及良田三万顷。
他直接懵逼了!
从汉元帝时期开始,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拥有田地的农民,大量破产,沦为佃农。
也就是去帮地主打工,混一口饭吃。
徐州糜家这样的商人世家,仆人就超过了万人。
要知道,以东汉末年的人口统计来算,一个县城,也不过几万人口。
一个世家,就相当于一个县!
真正的土财主就是这么形成了。
灵帝时期,天灾不断,这一现象更甚,地主庄园势力更加膨胀。
刘辩选择逐步地攻伐诸侯,就是逐渐瓦解豪强庄园势力。
一些站错队的世家,必须将土地吐出来。
直接刀剑加身,谁敢不从?
这也是当初袁绍退出冀州后,刘辩没有直接派人管理的原因。
在他看来,那样的冀州,根本就是旧势力的聚集体。
强制改革,一般都没有好下场。
君王还会落下坏名声。
所以刘辩选择了最干净利落的形势,也就是战争。
战争后进行清算。
反而是效率最高的改革!
偏偏世家还不能说什么!
毕竟刘辩代表着正统,讨伐叛逆的诸侯,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就这样,刘辩一州一州地清算。
逐渐将庄园经济瓦解了。
土地完成了再次分配。
现在修建一条运河,就能完成这些良田的灌溉。
这哪里是挖掘运河?
分明就是大型的兴修水利现场!
而且,还是在原有的河道上进行,耗费的人力物力,缩减到了十分之一左右。
这种工程。
凭什么反对?
更何况,黄河堤坝的修筑,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今年的小洪水,难道不应该引以为鉴吗?
一时间,郑玄竟然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利大于弊。
就是这么来的。
至于耗费的钱财,少府支撑了一半!
要知道,少府可是皇室的钱袋子。
这相当于刘辩自己掏钱,来做利国利民的事情。
郑玄直接脸色涨红,说不出话来!
年纪这么大了。
就这么认错,他不甘心。
“陛下,臣家中还有一些薄财,可以捐献给朝廷,支持兴修水利!”
郑玄已经豁出去了。
刘辩没有阻止,这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一些世家大族,都在囤积钱财,根本不想花出去。
这种储存的方式,根本不利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就算是后世,还有银行替百姓将钱贷出去运用起来。
这个时候,可没有银行,钱庄都没有设立。
想要这个世家大族掏钱买单,不容易啊!
郑玄起了一个很好的头。
捐钱嘛!
大家凑一凑,不管有多少,都是一份心意。
刘辩将这件事交给荀攸去运作了。
荀攸出任颖川荀家,比较容易和世家打交道。
郑玄一个糟老头子都捐钱了。
他们能袖手旁观吗?
再穷不能穷国库!
东拼西凑之下,竟然拿出了十万金!
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刘辩也没打算趁机占他们便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