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272节(2 / 2)

加入书签

但对林阡而言,与秦国合作关系最为密切、如今似乎也是西域各国中最为强大的龟兹国其实完全不足为惧。

因为龟兹国的富裕与强大,都是建立在秦国开设的工厂上的。

因为这些工厂可以让龟兹国的绝大多数百姓进入其中上班,从中赚取足够一家人生活的钱财。

因为这些工厂上缴的税收以及生产出的产品,为龟兹国吸引了非常庞大的人流量,让整个龟兹国的上层都因此获利,拥有了更多的财富与享受。

因为……

可建立在别国主动给予的好处上的强大,又有多牢固呢?

这样的强大,难道不是空中楼阁?

林陌当初跟在林阡身边可不只是玩闹而已,经济战争这种东西她可听林阡说起了不只一次。

就算没有听林阡提过,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对鲁国发起的粮食战也足以让林陌对如何制衡龟兹国有足够的灵感。

张良学富五车,如今又时常与文字打交道,几乎是在林陌提起齐国管仲的时候,便已经对她准备对龟兹国使用的手段有了想法:“你是准备效仿管仲?”

林陌失笑:“齐国管仲以高价收购布帛,以至于鲁国所有百姓都放弃种植粮食而全都跑去纺织布帛,最后却直接断掉了鲁国的粮食供应,直接促成了鲁国的灭亡这种事儿……”

“龟兹国也有所听闻,这些年虽然也一直鼓励百姓进入工厂生产出更多新奇商品,却也一直没忘记从其他国家采购粮食,如今的粮食储备不说坚持好几年,两年还是可以的。”

毕竟,龟兹国小啊。

张良看着林陌,却对此并不相信:“若与管仲无关,你又何必提起?”

林陌失笑:“当然不会毫无关系,不过具体的……张廷尉过几日就知道了。”

林陌说是过几日就知道,但实际在次日,张良便知道了她的计划。

因为与龟兹国的关系最好,所以林陌驻扎在西域的这段时间大部分时候都生活在龟兹国,只有其他国家的工厂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启程前往其他国家。

所以当张良来到西域的时候,自然也直接住进了龟兹国。

自然,龟兹国的所有变化都没能逃过他的眼睛——

与林陌谈话之后,张良便特意带着士兵到龟兹国都城的街上闲逛了一圈儿,然后便发现不少百姓在非上班的时间从工厂内走了出来,然后便见有人出来,直接在工厂张贴了关门的公告。

并非只有一家工厂,而是整个都城的所有工程。

甚至于,张良怀疑林陌是直接将整个龟兹国的工厂全都关了。

龟兹国的百姓走在街上,一个个脸上挂满了惶恐不安,像是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样。

但因为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当地百姓只是抱着满腔疑惑与心慌回到了自己家中,对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实感,自然也就不可能做出太过激烈的反应。

于是张良来到龟兹国的第一天,一片风平浪静。

但,他晚上躺在床上听着街上百姓家传来的尖锐怒吼,敏锐地从空气当中嗅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

事实上也正如此。

因为就在第二天,街上就出现了不少四处游荡想要找到一份新工作的人:已经体验过了可以吃饱喝足的生活,没人愿意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

但这时候他们才发现,不但是自己和亲人所在的工厂关门了,整个龟兹国都城的所有工厂似乎都关门了。

他们想要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

这一刻,巨大的恐慌如巨掌般抓住了他们的心脏。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有人赶紧去找自己认识的所有位高权重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消息的人,想要问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有些人甚至找到了龟兹国的官府。,

但,无人在意他们的问题。

一直到有人想法子找到了秦国的官吏,才从他们的口中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你们知道的,龟兹国与秦国的合作一直是最为紧密的,因为你们国家是第一个向秦国称臣的西域大国,陛下为了嘉奖你们,所以不但许多工厂都是第一个在龟兹国开设,若有什么东西产量不足,我们的第一选择也是龟兹国。”

“只有在龟兹国人手不足,或是实在不适合开设工厂的时候,我们才会选择到其他国家开设工厂。”

“但现在,其他国家都主动选择成为了秦国的一份子,他们与我们的关系已经不分彼此,远比龟兹国与秦国的关系更为紧密,所以原本对龟兹国的一些优待,自然要给其他人。”

“不然他们都成了秦人,得到的好处却还不如龟兹国的人,非常容易让他们寒心不是?所以原本建立在龟兹国的所有工厂,都会在之后一段时间内陆陆续续地搬迁到其他国家。”

“毕竟其他国家的人口数量,从来也不必龟兹国少啊。”

类似的话很快就透过某位龟兹国百姓之口,传遍了整个都城,又因为龟兹国真的不大,所以很快又传遍了全国上下。

于是很快,所有百姓都知道了秦国即将把所有工厂都迁入其他国家的消息。

而原因,仅仅是因为其他国家比他们与秦国的关系更亲近!

不,因为其他国家都已经是秦人了!

秦国有了其他国家的土地与人口后,根本就不需要龟兹国的土地与人口了,所以不打算再便宜了龟兹国的百姓!

龟兹国的百姓得知此事后简直气炸了,从来都是西域各国中最受优待的他们,如何可以接受自己已经被秦国抛弃,不但可能全员失去在工厂的工作,甚至有可能连家中种植的棉花与瓜果都无处销售?

他们几乎下意识找到了官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