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玄 第232节(2 / 2)

加入书签

看到西原国人对生食的拒绝,他们很不理解。不解就会发出疑问,得到的答案委实令人脸绿。

“果真?”

“果真。”

郅玄屡次下旨,在国内三令五申,要求国人吃熟食,不能饮生水。军中上下牢记在心,任何时候都不敢疏忽大意。

此外,巫医和桑医配制的药十分有效,服药后的场景过于震撼,每每想要偷懒应付,画面就会浮现在眼前。三番五次,再懒的人也不敢投机取巧,实在是不想记忆重现。

遇到东梁国人提问,西原国人很是大方,甲士卒伍没有半分保留,前因后果巨细靡遗,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

其后果就是大家一同脸绿。搭配东梁国军队的服色,倒也十分相称,有令人眼前一亮之感。

东梁国人大受震撼,认为不能独享刺激,遇到别国刺探,绿着一张面孔重复答案,使得消息迅速向外扩散。

能让百战之士脸绿的画面,刺激和震撼可想而知。

东梁国人体会到扭曲的快感,以至于旁人不想听,他们还会主动送上门,抓住对方说个不停,不让目标崩溃誓不罢休。

在东梁国人的努力下,生食生水的危害风传各国大营,上自国君氏族,下至甲士卒伍,乃至于役夫和奴隶都是闻生肉而色变,见生酱而脸绿。

有国君具备探索精神,主动从西原侯手中换来药丸。验证的过程无需赘述,其结果,营内摒弃全部生食。敢食生肉饮生水,通通打板子,绝不留情!

求证的人越来越多,摒弃生食的风潮随之掀起。

想到事情的源头,国君们纷纷感谢西原侯,盛赞西原侯仁厚。

提到中都城,诸侯们开始阴谋论,在礼仪中倡导生食,还专门定下食谱,用意何为?

大锅从天而降,中都城负屈含冤,却又百口莫辩。

诸侯们一致认定有阴谋,这锅中都城背也得背,不背也得背,怎一个委屈了得!

这种情况下,郅玄发出邀请,国君们无一推辞,都欣然赴会。

大小诸侯齐聚营内,不等郅玄开口,先一步开口表态,此番恩义他们牢记在心,如有差遣必不推辞。

众人感谢郅玄,对王族制定的餐食礼制极大不满。脾气暴躁一些,难免会言辞激烈。

面对眼前场景,郅玄搓了搓下巴,心头一动,这就是无心插柳,意外之喜?

赵颢和北安侯对视一眼,虽说过程出人预料,结果却和设想中一致,甚至是更好。

东梁侯不发一言,不是不赞同郅玄,而是被赵颢的目光压得一动不敢动。

今时今日,他切身体会到赵颢为何被称为杀神。这刀子一样的目光,还专往脸上刮,他实在有些扛不住。

天下诸侯国齐聚,必有史官跟随记录。

言氏族人难得如此整齐,落座之后颔首致意,其后铺开竹简,提起刀笔,认真记录这场盛会。

众人的笔锋不同,内容大同小异。

总结一下中心思想:是日,天下诸侯齐聚,盛赞西原侯,弃王族,废礼仪。

第三百三十二章

诸侯齐聚,商谈持续半日,依礼不能无宴。但在人王葬礼期间,对设宴严格限制,章程延续数百年,不能轻易违背。

众人心中有秆秤,对生食礼仪颇有微词,为身体考虑决意废弃。余下丧葬礼仪仍要遵守,无意全盘推翻。

鉴于此,郅玄没有大排筵宴,下令按照诸侯规格准备膳食,款待各国国君。此举既不违背丧期礼仪,也不会被人借机攻讦,指责他慢待各国国君。

厨接到命令,提前半日就开始准备。

待到开膳时,各式菜肴盛装在碗碟中,鼎中肉汤翻腾热气,搭配几点葱绿,色香味俱全。侍人合力托起木盘,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引得人馋涎欲滴,食指大动。

为凑齐招待众人的鼎,郅玄先后派人前往赵颢和北安侯营中。东梁侯得知消息,早早命人准备。等了半日未见动静,干脆主动上门,真心实意请求帮忙。

得知此事,赵颢愈发看梁霸不顺眼,目光中带着冷意,如飙飞的刀子,让他坐立难安却又无从躲避。

八珍玉食,三牲五鼎,各式各样的珍馐美味摆在面前,众人感动于西原侯的款待,气氛更显热烈。

国君们热情高涨,对郅玄赞不绝口。席上没有酒水,众人便以饮代酒,敬西原侯。

郅玄来者不拒,一盏接一盏饮下,借机和全体诸侯混个脸熟。

在推杯换盏时,他终于能将脑中的资料和每个人的面孔对上号,进一步了解各国真实情况。

虚虚实实,假假真真。

诸侯情知郅玄提问的目的,言辞间不是毫无保留。但从透出的三言两语,郅玄已能把清脉络,对各国国力有一个大致判断。

四大诸侯国之下有近百封国。

依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划分,能称中等的国家不超过二十,余下都是资源匮乏人口有限的小国。

规模最小的几个国家,土地面积还不及大国氏族封地。国内人口不及十万,三军自然凑不齐,一场国战就会耗尽国库,将物力人力消耗殆尽。

这样的诸侯国生存极其艰难,不想被周边国家分割蚕食,国君和氏族只能舍弃颜面,想方设法抱大腿。

其中的佼佼者是荆国和夏国。

自人王分封,两国就已存在。数百年来,土地人口没有太大变化,周边国家陆续消失,两国仍屹立不摇,日子还过得相当不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