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万世师表(2 / 2)
可众人都同情的望向苏怀,以为会看到他脸上诧异愤然的神态,可令人意外的是,苏怀不见一丝波澜,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似的。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曹夫子,和儒院众人的卖力表演,等他们哭了足足五分钟,才漠然道:
“曹夫子,你说完了吗?现在我可以说我的论点了吗?”
苏怀这个冷漠反应,令欧美,朝鲜的观众都愤然不以。
“好个小混蛋!竟然看到这种场面,还这么咄咄逼人!他这是要逼死人啊~”
“真是刻薄小人啊,这时候对老人竟然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唉,名头里都有个圣字……做人的差距怎么会这么大呢?”
不光是电视机前的观众犀利,嘲讽,不齿,就连一直中立的理事会,都觉得苏怀这次有些过份了,起码,他对于一个长者没有应有的尊重,有失儒者风范。
而苏怀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轻描淡写地道:
“儒家没有错,孔子也没有错,错的是解读的人,因为这句的解读重点不在于标点,而在于‘由之’。”
原本泪眼婆娑,悲泣不以的曹夫子整个身子都顿了一下,抬头露出惊讶的神情,显然没料到苏怀还有新的解读。
这苏怀竟然还能有新解!?
可现在除了华夏人之外,其他无论是什么阵营的人,都悲愤的望着苏怀,无论他说出什么解读,他们都会嗤之于鼻,一通谩骂过去!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苏圣人!人品不行啊!
只看苏怀望着还在擦眼泪的曹夫子,道:“‘由之’的意思其实是'跟随着去做‘。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整体的意思其实是:
官吏,统治者,如果想管理好民众,必须自己做出榜样来,让民众跟随效仿,而不是用嘴巴来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以身作则’。”
苏怀说道这里,不由目光望向远方,感叹道:
“华夏在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学说何其之多,见解独到者,智慧超人者,笔锋犀利者,为政高明者,如群星耀与夜空,难以数计。
可偏偏唯独孔子一人被后世万代传颂,为何?
这不单单是因为,孔子儒家学说严谨,历代帝王推崇,更是由于孔子一生,以天下为已任。
他的修身,齐家,平天下,不是嘴巴上的说的,而且用一辈子去身体力行的。
流浪数十年,周游四方,名满天下,看着世间被战火屠戮,生灵涂炭,目睹了最为残酷的屠杀与破坏,但他依然选择了传道,把希望与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
春秋之乱,世间之恶,人人都在弄权,用术,动兵,唯为孔子说‘仁义’……
而他这样做的真正原因决不是乐观,迂腐,而是——悲悯。
了解世界的黑暗与绝望,却从不放弃,并以悲天悯人之心去关怀所有不幸的人。
这才是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的真正原因,这才是人性中最为崇高的道德与情感。”
苏怀说道这里,目光缓缓环视朝鲜儒院众人嘴脸,用坚定的声音:
“孔子之儒学,虽然看似迂腐,却是展现人性中最光辉灿烂的一面。
他们在春秋战乱时,没有挽救一个国家,没有治理好一个城邦,甚至没有让他自己功成名就。
但是他却用以身作则,告诉了我们怎么做人基本,怎么对待其他人,怎么去修身,齐家,平天下。
纵然在乱世中,众人是人性最黑暗的年代,因为儒学光耀天地,人们都可以看到那最光辉的人性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样的人是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好的上级领导。
哪怕你做不到,只要你能想到,你就可以看到人类最光明的方向,慢慢向前走着,一百年走不到,就一千年,一千年走不到就一万年。
人类只要能看到那个方向,我相信终究有一天,我们能抵达那个光明之地!
所以!孔子之圣,不是一时一生之成败,也不是建功立业之雄才,而是继往开来,万世师表之圣!
什么才是华夏之圣,这才是真正的华夏之圣!天下至圣~!!”
苏怀这番言论,令范龙佩和理事会众人,嘴巴都是微微张开了,因为他们突然发现一个事实,苏怀今天来目的,压根不是来赢朝鲜儒家,争夺谁是儒家正统的。
而是借着联合国这个舞台,正本清源,重塑儒家在世人心中的形象!传播华夏蛰伏千年的至高思想,这才是他真正的野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