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35)(1 / 2)

加入书签

众人:

这凉京城就是好。

他们大概也明白在城门口,五殿下赵焰秋接待他们的时候,说的那句不夜凉京是什么意思了。

前所未见的夜景啊。

他们一时间都有些恍惚,这凉京城的繁华,可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好太多了,白天热闹得超乎想象,商业的气息也十分的浓重,特别是有三街之战的街道,每个铺子面前都有排队的人。

买了东西,小牛皮袋子提在手上,边吃边看比赛,每一天都跟其他国度过节时一样。

甚至连晚上,这份热闹和繁华都依旧在延续。

只不过,经历过白日的喧嚣,晚上一家子悠闲地观看着花灯吃着夜宵,就显得温馨和平得多了。

凉京,在这些外国商人看来是有些神奇的,他们不像凉京的百姓,是看着现在的凉京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这样的,贸然地直接就接触到了这样的凉京,相信他们以后走到哪里,都会将看到的凉京宣传出去。

凉京会在天下人的口中成为如何的存在,拥有怎么的名声,拭目以待。

糖酒会结束,赵棣也刚好来接莫少珩。

莫少珩问道,你来多久了?

赵棣:也就一会,正好赶上末尾。

莫少珩道,你觉得,我们凉京持续这样的商业气氛如何?

赵棣眼睛一亮,他知道莫少珩的意思,还是在说凉京的商业路线。

但凡见过今日之景的人,恐怕以前的质疑和不确定,都要少很多了吧。

莫少珩,让北凉拥有了另外一个可能。

点了点头,一时无二。

相信,哪怕以丝绸商通诸国的南离的离都,也不过如此了吧。

若是能持续这份繁华,凉京的发展指日可待。

光是现在来的这些商人,就已经促进了凉京的发展了,别的不说,这么多的商人,让客栈大赚了一笔,这些商人初到凉京,肯定也是满怀好奇,要去体验一下凉京风情的,走到哪里都会消费。

莫少珩一笑,赵棣倒是看得透彻。

繁荣的首要现象,人流聚集。

莫少珩也没有直接回燕王府,而是

今日糖酒会圆满成功,总是要庆祝一下的。

正好带着赵景澄南一等学生,还有赵焰秋赵棣等,去乌衣巷尝尝他们今天上的新菜品,北凉烤鸭。

一进包间,赵景澄等学生就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不行了不行了,装不下去了,累死了。

今天关注着他们的人太多了,经常听到别人说什么凉京十六小名士,愣是让他们半刻都没敢松懈。

连喝口水都得矫揉造作得要死。

莫少珩看着一群打回原形的学生:

享受这份虚荣吧,等以后长大了,还有你们装模做样的时候。

赵景澄等说了一会,又去围着南一了。

赵景澄一只手捂住脸,一只手去戳南一,你老实交代你是怎么回事?平日里比我们还玩得疯,怎么就内劲离体了?

说好的一起吃喝玩乐当纨绔来着,结果你一个人独自起飞了,让他们的脸往哪里搁。

难道这就是天才和凡人的差距?

南一小脑袋一摆,顺其自然,然后就这样了。

赵景澄等:

好打击人,你倒是顺其自然什么都没做,但你这么说,老凡尔赛了。

不过很快,一群学生就化悲愤为食欲。

切好的鸭脯,蘸上一点酱,裹在薄薄的薄饼里面,卷起来,放在嘴巴一咬,愣是让所有人眼睛都亮了。

鸭脯酥软入味,口感也太好了。

这个北凉烤鸭也太好吃了。

这种吃法也新奇。

莫少珩一笑,他本就准备将北凉烤鸭弄成一种特色,味道自然得好了。

现在,牧场的鸭子大量出栏,正是吃鸭肉的最好时节,北凉烤鸭的名声一出来,就能卖掉好些鸭子。

加上现在是秋季,等冬季到来快过年的时候,也是百姓购买鸭子等较之猪肉更贵的肉品最频繁的时候。

所以,一点也不用担心销量。

还有这个什么鸭骨架,没什么肉,但啃着真带劲。

莫少珩说道,先庆祝我们今天的糖酒会圆满成功。

一群学生:

哎呀,怎么听着这么痛快,没办法,今天他们为了糖酒会,也是累得快趴下了,所以一句圆满成功,值得了。

莫少珩继续道,你们家里在各地的纸厂笔厂印刷厂,也可以加大生产了,从今天的情况来看,光是凉京我的那几个厂子是完全不够的。

因为首先得满足凉京百姓的需求,然后再考虑诸国商人,凉京百姓的消耗本就大,剩下的仓存并不多。

加上陆陆续续还会不断有诸国商人前来,的确需要各地的工厂加大生产,才能满足后续需求。

一群学生笑得嘴巴都合不拢,我听府里负责的管事说,现在的产量也勉强满足当地的需求而已,若是要卖给诸国商人,就得再招人和扩地了。

莫少珩点点头,工厂招人,收集材料等等,会形成一条稳定的产业线,自然也就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对北凉来说是好事。

赵棣和赵焰秋都不禁点点头,因为他们看得清楚,比如凉京,因为莫少珩的工厂,招聘了太多的工人,导致凉京的家庭开始有收入了,现在凉京的百姓,连消费力度都上升了一个档次。

这其实是一个自然现象,没钱的时候自然不舍得花钱,但手上一但有了钱,不自觉地就会去买一些喜欢的东西,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消费一但起来,整个凉京城的金钱就开始流通了起来,一但金钱流通,就会变得繁华。

赵棣和赵焰秋看到的就是,让北凉富裕昌盛的途径,这是一种十分奇怪的感觉,因为效果肉眼可见。

相信朝廷上的官员和圣人,也会有所触动吧,理论上来说,工厂开得越多,覆盖面积越广,北凉就会越富裕,当然前提就是,生产出来的商品,必须有销路,但现在至少是不愁销的。

贵族建厂,自我富裕的同时带动百姓富裕,而朝廷通过收税,自然也富裕了起来,并非必须得将所有人的产业都握在朝廷手上,太难也不实际,历朝历代也没有看到什么赚钱的好东西都抢到手里这样的先例。

朝廷只需要将牵动民生的产业掌控住就行,以免动摇根本,况且,最赚钱的丝绸现在正好在皇室手上,他们一点也不需要羡慕其他贵族。

一顿聚餐之后,莫少珩和赵棣回到燕王府。

也没有直接入睡,因为管事将今日糖酒会上就签订的商业订单提交了上来。

莫少珩正好看一看,这一看,赶紧将账单捂得死死的。

赵棣:怎么了?

莫少珩:

只说了一句,诸国的商人,果然肥得流油。

赵棣有些疑惑,接过账本看了一眼,然后也不淡定了。

他知道,这一次肯定会赚钱,但看着账本上整理出来的盈利数目,还是吞了一口口水。

莫少珩已经笑得开心到不行,你说,我是不是马上就要变成有钱人了?赵棣:

这个小财迷。

他们的账单,自然是他们自己的生意,朝廷的账单估计也送到了圣人那里。

赵棣觉得,圣人应该也是不淡定的,毕竟他们自己的工厂有限,很多商品在提供给百姓后,存货都是有限的,而朝廷的盐,那可是数量庞大,量变必定引起质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