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大国博弈一(1 / 1)
塞罗王国的国王卡洛斯一世对中华帝国深有好感,除了上次中华财团的贸易公司因为流血事件撤出塞罗王国,双方合作一直相当愉快。即便是上次的撤离事件,也是中华财团主动撤离,卡洛斯一世甚至还盛情挽留过,可以说双方关系一直良好,所以中华帝国如果想要插上一手,卡洛斯一世肯定会非常欢迎,这样各国也是无话可说的。
对于中华帝国可能的介入,波士顿帝国是一百个不愿意的。多年以来,两国都在以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这个目标而努力,双方从台前到幕后的勾心斗角从未间断,新仇旧恨之下可以肯定,中华帝国一旦介入,肯定是不会帮助轴心国一方的。
其实对于中华帝国的介入,同盟国同样是心情复杂。如果中华帝国帮助同盟国对抗轴心国集团,必然会让处于弱势一方的同盟国轻松不少。但是种族主义毕竟已经在西大陆深入人心,对于一个强大到难以想象的有色人种国家,所有白人国家从内心中都是相当忌惮的。
如果中华帝国的势力不进入西大陆范围,这块白人最古老的聚居地没有被有色人种的势力侵入,西大陆人民还可以关起门来做自己的大陆称霸梦想,用西大陆之外一片蛮荒的想法来安慰自己。
中华帝国帝国的势力一旦进入西大陆,这对于将西大陆视为自留地的白人来说,从精神上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各国民众都可能因此产生危机感,这对各国的统治的稳定性相当有害,因此现在同盟国集团各国政府的内心是相当复杂的。
方睿君与林风为首的内阁早已洞悉了西大陆各国的这种想法,因此在情报局第一时间就将赛罗王国爆发内战的情况传回国内之后,中华帝国并未作出任何动作或生命,但同时也默认了蔡廷元将后备武器运往赛罗王国的行为。
以中华帝国的立场,自然是希望轴心国和同盟国对上,双方的对抗越激烈越好,当然对于实力较弱的同盟国一方,还要扶植一番。在同盟国介入,政府军依然处于弱势之后,中华帝国为其提供了一批紧缺的战斗机,以压制波士顿帝国投入的野马式战斗机,终于让内战双方取得了平衡的态势,接下来就是扶植同盟国了。
林风组阁后新任外交部长钱贵林照会了同盟国三国大使,希望可以与各国商谈经贸合作的问题,这让三国大使相当惊喜,他们立刻给国内发报,通知了中华帝国的意思。
在中华财团位于赛罗王国的贸易公司撤出后,直接就撤入了雅曼帝国,因此同盟国对北约的关系也缓和了很多,毕竟人家是给你送税收的,自然是示好的表现,因此在中华帝国发出了商贸合作的信号以后,三国都非常重视,他们立刻派出了商贸部的高官,乘专机前往中华帝国。
钱贵林很热情的会见了三名特使,四个人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秘密会议,在经过讨价还价之后,中华帝国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在今后的五年中,中华帝国将向雅曼帝国、哈布夫斯堡王国和萨丁大公国分别投资一百亿华元,帮助他们平抑物价,恢复工业生产,此外中华帝国还将向三国转让部分军事技术,帮助其提升武器装备,尤其是军用飞机的性能。
这些协议看似是中华帝国在三国投资,而且没有过高的利润和要求,仿佛中华帝国是吃了大亏的,而实际上波士顿帝国已经明白,这是中华帝国开始出手拉拢同盟国集团,联手对抗轴心国集团了。
尽管知道中华帝国的打算,但是赛罗王国的局势已成,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轴心国与同盟国集团的碰撞已经不可避免,波士顿帝国也只能硬着头皮与同盟国集团对抗下去,希望能够尽快取得西大陆的主导权。
只有取得了西大陆的主导权,轴心国集团才能将波士顿帝国与西大陆完善的工业体系整合起来,拥有与北约集团对抗的资本,现在他们是不得不为了。
在弗朗哥的叛军出现兵力不足的情况之后,根据鲍尔与其他两大轴心国的商议结果,波士顿帝国将提供武器,由南特帝国组成志愿军,他们将以志愿军的名义,派遣大量陆军进入塞罗王国作战,希望能够尽快取得决定性胜利。
一个月后,十二万南特精锐陆军除去了自己的肩章与帽徽,他们拿着全套的波制武器,穿着没有任何标识的军装,一举越过了比利纽斯山脉,进入了塞罗王国的土地。同时波士顿帝国的风暴洋舰队终于抵达了南特帝国的布雷斯特港,见到对方的强大阵容,雅曼帝国舰队不得不选择收缩,邓尼茨舰队被召回国内,赛罗王国内战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南特帝国也是西大陆仅次于雅曼帝国的陆军强国,其军队的战斗素养相当高,当他们进入塞罗王国之后,转道向西,很快与驻守杜罗河的叛军第七十七军取得了联系,在里斯大公国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十二万南特军对杜罗河对岸的里斯政府军发起了突袭。
920年2月13日的早上,深冬的早上已经非常寒冷,沿着杜罗河形成的战线一直处于僵持状态,这让交战双方都多少有些松懈,里斯政府军甚至在河岸后方二十公里左右的地方修筑了不少兵营,以便换防下来的士兵们能够得到很好的休整,至少有个足以御寒的地方。
位于米兰德拉城外的格拉奥尔军营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清晨的寒风刺骨,让所有士兵都选择了躲在温暖的被窝中,享受休假的片刻宁静。他们是昨天刚刚从沿河阵地上被替换下来的,正处于休整时期,现在他们需要的就是放松。放松精神,也要放松身体,因此军官们干脆取消了早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