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多癖 第42节(1 / 2)
明月还有些闷闷不乐:“去,为什么不去?”
说完这话,她振作了些,又道:“我的两个随从还在半路上等着呢。”
谢平澜接口道:“那等一会儿打发人把他们都接进寺里。”
明月在心里哼了一声,扭了头不想搭理他。
不大会儿工夫小船靠了岸,遥遥望见灵岩寺的后门以及红色院墙,中间隔了数百层石阶。
“请吧。”
谢平澜当先而行,大约是因为伤势未愈,他走得并不快。
白策、关嘉陪着他边走边聊,指点沿途水光山色,他三人原本就是好友,说话自然投机。
明月独自跟在后头。
等到了灵岩寺门外,两个侍卫由后面快步赶上来,上前敲门。
少顷,一个老和尚开了门,见是谢平澜带人回来,两手合十退开,道:“谢施主回来了。这几位都是要在寺中暂住的么?”
谢平澜回道:“他们寻我有点事,天黑前离开。还请大师帮忙准备斋饭。”
他给三人介绍这和尚:“这位是寺中的慧明大师。”
三人赶紧合十还礼。
明月听到这和尚的法号面颊不由抽搐了一下,好不容易才憋住了没失态。
第56章 最后的手书
和尚叫慧明, 寺院却不叫广佛寺。
谢平澜说的不错, 灵岩寺的斋饭做得确实好,连明月这么挑剔的人都吃了不少。
吃完饭撤下碗碟换上茶, 白策为谢平澜诊过脉,道:“依我这水平,只能给你开个方子, 世子你先照方抓药, 再忙也要按时喝,不然容易落下病根儿。”
谢平澜道了谢,将白策开的药方给了一名侍卫, 叫他去照办。
四人围坐,开始说正事。
明月和白策都关心他在那大船上当着众人所说的“亲自处理”隋凤、陈佐芝和孟黑三人,到底是要怎么个处理法,是否已有计划?
隋凤眼下的处境颇为艰难, 一旦同陈、孟二人翻脸,他带来的一千多寨丁在陈佐芝上万大军驻扎的大化怕是连点儿浪花也翻不起来。
谢平澜对此却不欲多说,只对明月道:“回去同你爹讲, 既然已经答应了与陈佐芝、孟黑结拜,那就不要再推诿了, 按陈佐芝说的结拜就是。汤啸那边先不用理会,等我以后见到他, 问问是怎么个情况,弄清楚了原因再说。但有一点一定要注意,提醒你爹这段时间千万要爱惜自己的名声, 同陈佐芝和孟黑在一起可不是清者自清就行了,眼下方方面面都盯着大化,当着天下人的面,该说的话一定要说,该做的事也一定要做。”
明月仔细想了想这几条,好像她爹面对的难题谢平澜都给了答案,他没解释为什么,言下之意是只要如此照着做就可以了。
她同白策对望一眼,点了点头。
白策有些担忧:“世子认识汤啸?听说他是杜将军的亲信。”
谢平澜微微颔首:“这个人我见过几次,每次都是跟在杜昭身后,很是沉默寡言。”
明月听这话不禁讶然,就父亲所说,此人在大化的表现可一点都不沉默寡言啊。
“杜昭很早就上了战场,那时他父兄还在世,他在军中不过一副都统,麾下不满千人。我听他说,有一回他带着手下冲阵,突见前方不远有一什长被敌人绊马索扯倒,要换在平时,他可能就那么冲过去了,要知道乱军之中一时的松懈疏忽可能就送了命,那天也不知怎的心血来潮,大约也是见那人年纪不大却很勇武,他飞马冲过去,用□□将周围的几个敌人挑飞,提着那小子的衣领把他拉了起来,这个被救的人就是汤啸。”
啊,原来那姓汤的竟与杜昭还有这么段渊源。
明月神色不由地凝重下来。
她看的杂书多,一直就觉着古往今来那些上位者的心态真的叫人很难理解。
他们对待自己的恩人,尤其是救命之恩的那种,往往怀有一种隐秘的忌惮,以致到最后常恩将仇报,反而是对自己施恩过的人,却会放心的加以重用。
不知道杜昭是否也会如此?
就在她胡思乱想的工夫,听谢平澜又道:“汤啸管了密州军的谍报之后,有多次升迁的机会,他都主动找杜昭把战功让了出去,以免引起朝野注意,好继续做他的隐身人。所以这次朝廷的悬赏名册里就没有他的名字。”
关嘉忍不住岔开一句:“世子你见到那名册了?”
谢平澜回身冲跟着他的小厮伸了下手,那小厮便利落地打开随身包裹,自里面拿出一卷书册,双手捧着递过来。
谢平澜接在手里,将那书册放到了几人围坐的桌子上,供大家观看。
白策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
邺州地界上,只听说那位钦差手里有一份,这东西陈佐芝或许见过,余下的人就连隋凤都没能一睹庐山真面,没想到谢平澜竟然拿到了。
他是和京里还有联系么?
明月好奇,拿起那册子打开,见上面以蝇头小楷密密麻麻抄了上百个名字,杜昭不用说,排在了第一个,后面以官位大小,脑袋值个侯爷伯爵不等。
她认真地把这册子看完了,上面果然没有汤啸,也没发现谢平澜的名字,不知是皇帝给谢家其他人留了面子,还是因为谢平澜目前尚未投奔杜昭。
到是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发现了王子约,悬赏非常寒酸,只值个从七品,外加金银赏赐。
明月心中好笑,调皮地用指甲在那里掐了道痕。
谢平澜很快发现,瞥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这册子一看就是对着正本誊的,几人知道轻重,没有去问,关嘉感慨道:“想当年为了我能当上七品县令,家里托了多少关系,朝廷此番到是下了大本钱,就不知陈佐芝等人会不会上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