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第177节(2 / 2)
不让百姓知道,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骚乱是一个原因。
更重要的,恐怕还是不想让这个消息,被海外诸国知晓。
大炎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大量人口,这是优势,也是让永兴帝不敢做出某些决策的束缚。
大炎想要不落于人后,必然不能只倚靠少数船只出海,发展海贸势在必行。
然而海贸获利过巨,想要参与海贸的成本也同样不低。
若是不想看到海贸只被少数大商把控,那么朝廷也只能鼓励行商,让更多人拥有出海的资本。
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粮食问题可以解决。
有土地的百姓不再为温饱而发愁,没有土地的百姓也可以用银钱买到足够的粮食。
若是没有穆空青,永兴帝心里即便有再多雄心壮志,此刻为百姓考虑,也必然只能徐徐图之,以防动摇国本。
可以说,穆空青在此时献上的两样高产粮种,直接推翻了永兴帝关于海贸一事的规划,也彻底改变了永兴帝于海外诸国的态度。
不与西国结盟,是因为大炎国土广袤,又离西方大陆甚远,没必要搅合进他们的事情里。
但与西国保持友好往来,甚至是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援手,则是穆空青和永兴帝在了解过西方诸国形势之后,心中存下的私心。
穆空青不希望如今的海洋霸主永垂不朽,更不希望按照上一世的历史进程,任由新王即位,再一次成就日不落。
那么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他们彼此牵制,鹬蚌相争。
很显然,穆空青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和永兴帝不谋而合。
只不过,在穆空青献上粮种之前,永兴帝只想看他们鹬蚌相争。
而在得知土豆和番薯的产量之后,永兴帝便想着,大炎该如何做那个最终得利的渔翁了。
永兴帝在位数十年,经历风雨无数,他绝不会小看任何人。
大炎的船队抵达西方大陆不过数月,他便能将西方诸国的消息摸个大概。
反观西方诸国的船队来到大炎又有多久了?他们怎么可能对大炎的状况一无所知?
若是大炎寻获高产粮种的消息传开了,天知道这些人会不会直接调转枪口,转而开始防备大炎。
永兴帝不想冒这个风险。
一场宫宴结束,穆空青第二日便亲自去了城外,对所有知晓此事的农人们都下了禁口令,同时也与他们的家人同样签下活契。
先以朝廷明令进行恐吓,再以许以重利安抚人心。
这些能被庄子聘用的农人,本就是事先查证过的老实人,经了穆空青这恩威并施的一遭,自然再不敢向外透露消息。
而先前已经知晓此事的人,穆空青也没有再去管束,只叫这些农人们放出话去,也不提别的,只管说这东西是权贵们喜欢的稀罕物便是。
两天后,一辆毫不起眼的灰布马车驶入了京郊一处农庄。
穆空青得了消息,早早便在庄子上候着了。
这会儿见有马车入内,也是二话不说便带着管事迎了上去。
然后穆空青便眼睁睁看着那辆并不算大的马车里,硬是下来了近十人。
除了一个一直跟在永兴帝身后的青年外,其他人穆空青都认识。
从永兴帝到六部堂官、内阁阁老,一个不落全都来了。
就连只挂了个名头,随时准备告老还乡的礼部尚书,都颤颤巍巍地从马车里走了出来。
礼部尚书甫一站定,便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老朽听闻穆大人得一粮种,或有救世之能,便厚颜挤上了马车。倒是苦了诸位了。”
几位阁老连道不敢。
永兴帝笑骂:“一把年纪了,知道挤还跟来。”
这位礼部尚书当年可是辅佐永兴帝登基的老臣,也只有他敢在永兴帝跟前这般玩笑了。
穆空青恭恭敬敬地给这老几位行了个大礼。
在场诸人,乃是这整个大炎权势最大的几人。
其中最年轻的文大人,也已过了五十了。
他们挤在一辆毫不起眼的灰布马车里,来到京郊一处农庄中,为的便是亲眼瞧一瞧,大炎的未来。
早有准备的农人们已经拿着锄头,站在了田地里。
一锄头下去,立刻便有人拿着竹篓将东西拾起来,放入一旁的水缸中洗去泥土,再倒入大筐。
大筐装满之后,管事便带着人将其抬到永兴帝一行人的面前过称,而后将写有编号和重量的红纸贴在筐上,以作标识。
一旁拿着纸笔的下人一边记一边报数:“甲三筐土豆,一百三十斤。”
“丙六筐番薯,一百四十二斤。”
这庄子上拢共只种了两亩土豆和两亩番薯。
外带田边的荒地上,也各种了半亩从未打理过的。
只是那边儿杂草丛生,要将东西挖出来,也须得费上些功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