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营建(2 / 2)
“西伯利亚的铁路运量有限,他拉来的人越多,后勤压力就越大。除非……”伊藤信重说着说着,自己的脸色变了。
李政夫忙问:“除非什么?”
“除非大华实业说动俄罗斯联邦的铁路部门,增开列车。”
李政夫没有做过这样的事,立刻问:“困难吗?”
“苏联时代有点难度。现在的俄罗斯?我想,只要苏城能包下整列的火车,俄罗斯人没理由不赚钱的。”伊藤信重脸色凝重。
“所以说,咱们面对的有可能是一火车一火车的勘探队了?”
“是的,所以大华的勘探队才是一队接着一队来的……”伊藤信重想明白了,马上觉得脑仁生疼,难受的道:“这样一来,真的要看苏城的决心了。”
“决心?”
“西伯利亚铁路本身的运输需求并不大,所以,剩余的运量是很大的,苏城如果将它利用起来,派遣1万人还是两万人,甚至五万人都有可能。”
李政夫终于笑了出来,道:“怎么可能有5万人,那是3个师的规模了。哪一家公司能有5万人的勘探队……”
伊藤信重一点笑意都欠奉。
李政夫看着伊藤信重的表情,也笑不出来了,问:“能有5万人?”
“虽然令人难以置信,但他确实是能做到的。当然,我们希望他不会这样做。”
“应该不会,成本太高了。”李政夫这一次,就没有肯定的语气了。
新来的中国勘探队,又将临时营地给塞满了,看的李政夫一阵的郁闷。由伐木场改造的营地并不大,中国勘探队的人数又多,加上各种重装备,差不多是把地方给全占了。
他也没有办法,临时营地是属于阿里克塞的。新马集团的人再不愿意,也只能听着满腔的中国话再次飘扬。
这队人休整到中午时间,就开始扩建营地,同时搭建帐篷和板房。比起阿里克塞准备的野营房,帐篷和板房的舒适程度要低不少,即使配上睡袋也有可能会冷,更缺乏房间内的活动空间。
李政夫等人一看就猜想,后面还会有勘探队。
果然,午后不久,第七支勘探队抵达了临时营地。苏城照例是在营门口接人。
李政夫现在看到苏城出现在临时营地门口,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了。
晚饭照例由俄罗斯人提供,有大量的肉汤和面包,中国人围成一圈自得其乐,李政夫、伊藤信重和苏城,照例和阿里克塞一起用餐。他们的食物和工人们相差无几,也是浓汤和面包,只是餐具更惊喜一些。
三人沉闷的听阿里克塞兴致勃勃的说话,就在李政夫昏昏欲睡的时间里,中国人的圈子,忽然喧闹起来。
“怎么了?他们在吵什么?”伊藤信重低声问懂中文的李政夫。
李政夫听了一会,轻声道:“是因为晚上住哪里的问题。”
伊藤信重理解的道:“想住野营房不奇怪,要暖和不少。”
李政夫听着晃脑袋,道:“他们是抢着住帐篷。”
苏城此时站起身来道:“我过去看看。”
前面,两队勘探队围成了一个密集的圈子,只听其中一名胖大的工人,用北方腔调喊道:“我们这支队伍,养精蓄锐休息充足,而且个顶个的身体强壮。不像你们队,还有老技术员,不行不行,我们睡帐篷,你们睡营房。”
老技术员的面皮都皱在了一起,声音只大不小道:“你这个身板,也能叫身体强壮吗?你睡帐篷,你懂怎么睡帐篷吗?”
“你别说,我还真会。帐篷里面挖个坑,烧煤烧柴烧原油,我们都干活。不过原油不好,烟大,第二天睡起来,脸要被熏黑的。”胖大工人的话,引来一阵笑声。
却听老技术员嘘了一声,道:“你这种,到零下10度就不行了,挖坑是对的,但不能烧东西。这么冷的天,帐篷里面要挖地窨子。知道什么是地窨子吗?在坑上想横些木头,再铺上草,草上培土,一群人挤在里面,要多暖和有多暖和,唯一的缺点就是没窗户。”
“不烧火,能行?”
“怎么不行。”老技术员嘴一撇,道:“我60年参加大庆会战的时候,东*北零下40度,我们就住这样的地窨子,一点事都没有。你还别说,30多个大男人挤进去,除了臭,冷是不怕的。”
“您真住过?”大庆会战,就像是中国石油的一座丰碑似的,眼前的老技术员参加过大庆石油会战,别人的声音立刻低沉了下去。
老技术员得意的伸出手掌,比划了一下,道:“就我说的地窨子,我住了6年。保管好用,行了,快点吃饭,一会儿挖坑,我们勘探组今晚住。”
苏城在后面都听傻了。住6年帐篷下的土坑,这样的生活,以他的经历是很难想象的,他唯一能做的,也就是默默的注目礼。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