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亚洲人(1 / 2)

加入书签

斯科勒油田的大部分设备,还是租借自俄罗斯的石油部门。5000万美元的预算,还容不得他们铺张浪费。

而且,有巴威尔等人的关系,他们租借设备经常使用卢布,或者是掺杂卢布和美元,也有少量来自国内的设备,用铁路线运过来。由于双方的实力差距,协议签订的很偏向大华和中国银行团,资金虽然说是贷给了三家俄罗斯公司,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由大华实业完全掌控。

总负责的秦世维在国内勤俭持家惯了,根本没有西方石油公司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他是能不用美元就不用美元,能用租的就不用买的。从俄罗斯石油部门来的设备,也往往被连续压价。

两周的功夫,油田已有了模样。供指挥部使用的野营房和发电机组全部安装到位,平整场地等搬家工作也很快完成。与此同时,聘请来的俄罗斯公司开始铺设通往井场的道路。秦世维则重阅地震图,部署勘探井。

直到第一口勘探井钻下来,5000万美元都有剩余。

夏米尔长期睡在油田,一只眼睛瞅报表,一只眼睛看油田。眼见井架搭起来了,钻机轰隆隆的开钻,不禁惊讶的道:“5000万美元真的够用?”

秦世维不在意的道:“他们已经打好了普查井和预探井,数据相当清楚了,我们在他们的基础上做,自然简单。”

他们指的就是前苏联石油部门了。西伯利亚是前苏联开发的重点区域,苏联政府为此投入了巨大,产出也不少。

夏米尔是半个外行,直接问道:“能产油吗?”

秦世维通过翻译,道:“这口井不一定,但总体来说,肯定可以。”

他敢如此确定,也是基于斯科勒油田的状况。前苏联对西伯利亚进行了长期的大规模投入,很多地区的地质构造已经相当清楚了。像是斯科勒油田这样的,更是排到了等待开发的序列里,属于等待生产的油田,只是因为苏联解体,通通便宜了国内和国外的私人开发商。

夏米尔装模作样的看了图纸,然后低声问:“这口油井您有几成把握产油。”

“这个很难说的。”

“据您估计呢?”

“只能说几率很大。”秦世维奇怪的看着夏米尔。

夏米尔稍稍犹豫了一下,小声道:“我们的投资人,您知道,一些先生都希望能来油田参观,毕竟是数千万美元的项目。”

听他这么说,秦世维理解的道:“五成把握吧。一半一半。所以,最保险的做法,还是等产油了,再请人来。”

“有些人等不及了。”夏米尔说到这里就不说了。

秦世维知道他的意思,储量5000万吨的油田,只是注资5000万就拿下来,自然少不了各种猫腻。不过,他本人是不太愿意掺和到这种事情当中的,想了想,道:“我尽量保证进度,但能不能产油,是无法确知的。”

“那当然。”夏米尔很好说话的笑了。

等了一个星期,巴威尔、夏米尔等人的身后人物,开始陆陆续续的出现在斯科勒油田。

开始的时候,苏城并没有注意,但是,随着人数的在斯科勒,戚晓昆找上了他,道:“来的人,不可能都是巴威尔他们的投资者。”

作为大使馆武官处的成员,戚晓昆的信息渠道很丰富,对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更是有相当的情报积累。

苏城不禁正色道:“不是投资者是什么?克格勃?有这个必要吗?”

戚晓昆被他说的一笑,道:“没那么严重,克格勃都自顾不暇呢。我只是从来人的身份分析,他们没有联合起来的必要。嗯……我注意到,里面身份最高的是一名地质部的副部长,还有退休的通用机器制造部的部长,然后是一名化学和石油加工工业部的部长遗孀,另外几人都属于更低一级的前苏联干部……此外,在俄罗斯政府内任职的还有几个人,有俄罗斯联邦能源署的,俄罗斯联邦工业属的,都是炙手可热的职位……还有俄罗斯联邦地区发展署的官员……”

苏城打断他,道:“这些人为什么不能是投资者?”

“现在的俄罗斯?他们可不会来这么多人,就为了瓜分一个5000万吨的油田。虽然是不少钱了,但没必要,你懂我说的吧。”戚晓昆搓了一下手,道:“我估计,有三四个人联合起来,拿下这个斯科勒油田就没问题了。”

苏城无奈点头。

虽然是上亿美元的买卖,但就像是苏城不愿参与投资一样,这些俄罗斯和前苏联的官员也会有同样的顾虑。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等待几年时间,然后幻想衣食无忧的下半生的。

“那你觉得,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苏城转头再问戚晓昆。

戚晓昆从兜里摸出一根巧克力棒,边思考边撕开包装,大大的咬了一口,才道:“我个人猜测,估计都是对油田有兴趣的人。”

“但不一定是斯科勒油田?”

“嗯。”

苏城摸着下巴笑了:“我正想着在俄罗斯卖牛仔裤呢,没想到不用自己宣传,他们就找上门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